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屢獲云計算訂單 愛立信用事實證明“我能”

        屢獲云計算訂單 愛立信用事實證明“我能”

        作者: 時間:2016-09-26 來源:通信世界網 收藏

          當2014年宣布成立部門時,業界驚訝者有之質疑者亦有之:在強手如林的IT市場上,基本沒有IT背景可言的者能否成功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310388.htm

          如今兩年多時間已過去,雖然一路走來道路有些曲折,但是也用事實證明了“我能”。這其中,包括愛立信推出全球首個基于英特爾機架式架構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系統HDS8000,愛立信與英特爾、思科、AWS、廣達和ABB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以及愛立信今年以來獲得了來自LGUplus、日本軟銀、NTT、澳洲電訊、韓國電信和愛沙尼亞公共部門的云合同。

          一方面,隨著電信行業網絡功能虛擬化NFV和軟件定義網絡SDN的發展,電信行業對的需求越來越大。未來的電信和網絡功能都將很大部分建立在技術之上。另一方面,電信行業本身的特點使得它對于高可用,高性能的等方面的需求與傳統IT行業有很大差異。

          “盡管云計算并不是傳統電信服務提供商的強項,然而電信云與單純的云計算存在很大的不同,要想成功提供電信云,需要打通電信和IT的‘任督二脈’了,而這正是愛立信等電信服務提供商的特長所在。”愛立信云架構主管吳承澔表示。

          電信級“5個9”的需求成門檻

          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紛紛啟動了以擁抱云計算、改變傳統網絡架構為核心的網絡轉型戰略,以謀劃重構一張更加開放、敏捷和靈活的網絡。例如,2016年9月,中國聯通發布新一代網絡架構CUBE-Net2.0白皮書,明確未來網絡將是面向云、端雙中心解耦與集約型的網絡架構;2016年6月底,中國移動提出了“大連接”戰略,充分擴展現有網絡的廣度和深度;同年7月,中國電信也宣布啟動網絡智能化計劃,發布了《中國電信CTNet2025網絡架構白皮書》,其中對于如何引入SDN/NFV技術做出了清晰明確的要求。

          運營商對云的需求不斷增長,同時對云計算的敏捷性、運營規模和經濟性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希望云計算也能擁有電信級的高可靠性,提供“5個9”級別的電信級安全。在此方面,電信服務提供商熟悉運營商的網絡架構及需求,經過多年打磨在滿足“5個9”需求方面經驗豐富,而IT廠商則還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再來看看網絡架構。在過去的主機時代和PC時代,產業鏈四分五裂,不同廠家做不同的部分,但是到了云計算時代,業界則希望能夠從底端到上層獲得統一的服務,從而提高效率。就電信運營商而言,其云計算基本包括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以及自己內部IT設施(比如OSS和BSS)的云化等,運營商希望上述應用能夠通過統一的架構、基于相同的底層硬件加以實現。

          上述兩方面趨勢成為愛立信在云計算市場快速獲得認可的原因。

          從底層到頂層的統一架構和服務

          成立于1876年的愛立信距今已有140年的時間。140年來,愛立信首先從事固定通信網絡和服務的提供,接下來從事移動通信網絡和服務的提供,現在發力云計算,也是一個很自然的轉型過程。140年中,在關于運營商的網絡需求和變革趨勢、如何滿足電信級的服務需求等方面,愛立信積累了豐富經驗,這些也成為了愛立信進軍云計算的優勢和底氣所在。

          在近期召開的2016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上,記者了解到愛立信已經建立起了從底層到頂層的愛立信云架構2.0。愛立信表示,其云計算愿景是:一套云系統,支持全部應用。

          在愛立信看來,電信行業的云需求包括3個部分:運營商電信云,如NFV、網絡應用及核心網的虛擬化和云化;運營商IT私有云,如將BSS、OSS、內部IT應用都放在云上;運營商公有云,即面向外部提供的商業云。在愛立信的架構中,底層是面向下一代的硬件產品,中層是云基礎設施自動化和云基礎設施治理,上層則可以滿足前述3方面的需求,提供不同的云計算應用。從底層到頂層,愛立信做到了用同樣的硬件滿足所有應用需求。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愛立信在云計算平臺層擁有自己的產品EricsonCloudExecutionEnvironment(ECEE)。不同于傳統的IT云,運營商的電信云上以虛擬網絡設備應用為主,對云平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計算性能和網絡I/O性能;電信級的高可用;端到端的性能管理,狀態監控,告警系統等。

          愛立信的ECEE針對這些需求,選擇穩定的OpenStack版本并做出設定與定制,使得其更適合與電信行業的應用需求。

          此外,愛立信還擁有自己的混合云操作系統產品Apcera.Apcera基于容器技術,可以跨越多云環境,部署管理云應用,有效地協調資源,并幫助用戶實施安全策略,是針對于原生態云應用和微服務架構的有效工具。

          愛立信的以數據為中心的安全工具Guardtime基于無簽名構架。Guardtime是無密鑰簽名架構的發明者,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用以保障企業級的數據安全和完整性的塊鏈條平臺

          兩大領域一路領先

          擁有獨具特色且富有競爭力的的產品是任何一家公司想要在市場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云計算領域,愛立信也有屬于自己的“第一”。

          ICT行業正在發生指數級的技術變革,但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卻不可能以此規模跟進,在此方面,英特爾的機架式架構提供了網絡變革的基礎。而無論是IT還是電信行業,愛立信都是第一家推出基于這一架構產品的廠商。

          愛立信基于英特爾機架式架構的產品為下一代大規模數據中心系統HDS8000,它橫跨軟件和硬件,從總體架構和經濟角度再造未來數據中心的概念,能夠極大地提高效率、利用率、自動化程度,并改善總體擁有成本。目前,已有包括韓國電信和西班牙某運營商在內的客戶使用了愛立信的HDS8000。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近期在由工信部、發改委和科技部聯合進行的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一階段中,愛立信順利完成了網絡切片技術測試和高頻關鍵技術測試,測試結果完全達到預期結果。

          根據ITU的定義,在面向2020的5G時代,基于移動網絡的應用將被劃分為三大類場景,不同的場景對于網絡有著不同的需求,網絡切片技術由此應運而生,它能將同一個網絡“切片”成不同部分,滿足不同場景的需求,是5G時代的關鍵網絡技術之一。而本質上說,網絡切片也是一種云計算的技術。

          愛立信作為網絡切片的最早提出者之一,在網絡切片方面已經擁有了豐富實踐,例如澳洲電信和韓國電信已經在現有網絡中提前使用了愛立信的網絡切片技術。

          IT與電信融合的過程中,電信領域的傳統經驗不是約束其創新的條條框框,而是助力其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獲得更多客戶信任的有利條件。在電信行業擁抱云的過程中,傳統電信設備和服務提供商的優勢正逐漸顯現。



        關鍵詞: 愛立信 云計算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平县| 正宁县| 西和县| 怀安县| 高台县| 永川市| 平顶山市| 沈阳市| 泽普县| 屯留县| 青浦区| 惠东县| 遵义市| 石棉县| 平罗县| 琼中| 庄河市| 乌拉特中旗| 岳池县| 五华县| 巫溪县| 福建省| 泌阳县| 石城县| 闵行区| 旅游| 汨罗市| 德惠市| 梓潼县| 平度市| 东乡| 武穴市| 综艺| 湖南省| 和硕县| 常熟市| 青州市| 平远县| 比如县| 阜城县| 甘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