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子困境:從樂視小米到華為并購傳聞里折射手機圈現狀
一夜之間,錘子科技將被并購的消息再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310356.htm起初來源是一份財務狀況數據的曝光,其次則是現任酷派CEO劉江峰接受媒體采訪時一句有口無心的話。于是開始有傳言“言之鑿鑿”地表示:錘子科技要賣給小米了。
錘子科技方面否認了這種并購傳聞,稱“子虛烏有”。CEO羅永浩則在其個人微博上表示:“傳聞基本都是假的。”
實際上,如果從目前被解讀的來源來說,錘子科技被并購的消息都無法得出。
財務不等于估值 新品意味著資金到位
首先是財務數據和創業公司估值并無直接關系,財務情況能反映營收,但不等于估值下滑和投資縮水。
成都尼畢魯科技上市招股書曝光的錘子科技財務數據。披露資料顯示,錘子科技2015年全年虧損4.62億元,2016年上半年虧損1.92億元(2016年半年報財務尚未審計)。同時,錘子科技的資產總額也由2015年年底的8.25億元縮水至2016年6月30日的2.96億元。
由于尼畢魯旗下全資子公司抱團科技以21.1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前估值向錘子科技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并獲得錘子科技1.13%的股權。這份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毋庸置疑,但財務數據反映的只能是錘子科技的營收情況,或者更加直觀地說法是:錘子科技半年燒了5.29億元,截至6月30日賬面現金剩2.96億元。
但依據該份財務數據,是無法得出錘子投資方投資縮水的結論的。創業投資方面而言,真金白銀的投資投的是股權,是基于當前狀況下的公司未來預估,即估值。尼畢魯當年3000萬元獲得錘子科技1.13%股權,依據是當時投前的錘子科技估值達21.1億元,而并非錘子科技當時的賬面現金。
同理,雖然財務數據曝光,但估值情況并未被獲知。錘子科技是否進入到了“并購補償投資人”的階段,也無法依據截至6月30日的財務數據推斷。
不過可以推斷的是,如果要推出手機新品,2.96億元的現金顯然無法滿足,確實已經到了需要新一輪融資的時候了。
實際上,根據新浪科技從創投圈內獲知的消息,錘子科技在今年7月完成了新一輪資本儲備,投資方為國內某互聯網巨頭。
并且從近期錘子科技和羅永浩的官方微博來看,新品發布會確已提上議程,而且很可能會在上海推出年度旗艦新品Smartisan T3。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截至6月30日的財務狀況顯然已經得到了改變——否則哪有資金生產Smartisan T3。
?
錘子仍是目前市場上少有的高標識度的手機
屢與并購沾邊 錘子價值在哪里?
財務數據之外,因為近日酷派CEO劉江峰接受媒體采訪時的發言,加上“手機產業鏈人士”的爆料,一夜之間讓錘子科技被并入小米。
劉江峰在接受采訪時稱:“很多人是真的要投他,阿里、樂視、甚至小米等等都想投啊,但是花落誰家,誰也說不清楚。”
從采訪視頻來看,這更多是一句有口無心證明錘子價值仍在的話,但此后被迅速傳播解讀,甚至加上某“手機產業鏈人士”的爆料后,被認為是錘子并入小米的爆料。
近日面對求證,錘子科技方面向媒體辟謠,稱該并購傳聞“子虛烏有”。此后,前錘子科技CTO錢晨還在微博上專門轉發了相關并購的報道,稱:劉總(劉江峰)知道的比我們都多。其后又進一步解釋說:“商業并購多是機密,一個外人怎么知道的這么多而且即使知道也不會說出去。”
實際上,如果從劉江峰采訪原話來看,被并購亦為外界誤讀,這位酷派CEO的原話是“很多人真的要投他”而并非并購。
一位接近錘子科技投資方的人士也對并購傳聞發表了看法,他告訴新浪科技:“每次錘子投資相關的消息,總是出自所謂的‘產業鏈’人士,而從來不是錘子科技內部或投資方,但投資尚且是一個嚴格保密進行的過程,更何況是并購如此重要的事,一個產業鏈人士可能知道手機代工方是誰,出貨量多少,但投資和并購方面的話題,可能也就道聽途說了。”
不過,無論是最開始與阿里巴巴沾邊,到其后有樂視收購傳聞,到現在和小米關聯在一起,這些傳聞的背后,除了外界對錘子科技獨立生存的質疑,也可以看出對錘子科技價值的認可。
雖然自創立以來,羅永浩和錘子科技造機不順,不斷遭遇意外狀況,而且銷量情況來看也未達到初始預期,但從UI和產品等方面來說,錘子科技堪稱國內手機界的“清流”。
在智能手機嚴重同質化的當下,錘子科技獨特的UI外形,在軟件應用和操作系統方面的設計,都形成了高辨識度的風格,用戶體驗方面的口碑也不錯,這些正是國內手機圈欠缺的地方,也是錘子科技屢屢與行業并購沾邊而解讀邏輯可行的關鍵原因。
此外,雖然財務數據并不好看,但錘子科技網羅的大批設計、工程方面的人才仍在,這都是潛在的無形資產,這也是錘子科技估值不斷上漲的基礎所在。不然單靠一個自稱產品經理的英語老師,造出的第一部手機Smartisan T1是無論如何也拿不到“IF設計金獎”的——這一榮譽目前仍是大陸首例且是唯一一例。
也就是說,從屢屢與并購沾邊的角度來看,錘子科技目前價值仍在。
折現國內手機現狀 市場競爭升級
另一角度來說,錘子科技屢與并購沾邊,除了自身商業能力不足外,也與目前手機市場競爭升級息息相關。
自今年以來,錘子科技在傳聞中先后與阿里巴巴、樂視和小米沾邊,并且在每次傳聞分析中,不少評論者總能找到充分必要條件和分析邏輯。
這種邏輯往往是錘子科技發展不濟,“情懷難抵現實困境”,不得不面向現實低頭尋求并購出售。另一方面則是收購一方能夠實現短板補充,從阿里巴巴收購錘子拓展阿里云OS版圖,還是樂視通過錘子主打中高端市場,亦或小米拿下錘子后可在價位檔次上進一步拉高……甚至還有手機分析師就傳聞評論稱,最該收購錘子科技的應屬華為,因為華為收購錘子后就可以告別自己體驗糟糕的系統。
如果但從分析邏輯來看,實際上能夠折射看出目前國內手機市場面臨的兩大困境。
一是同質化競爭加劇,差異化需求迫切。自2015年國內手機市場日趨飽和之后,國內手機廠商都在尋找新的增長點,特別是差異化發展,但就目前整體技術差距小之又小的情況下,能夠讓用戶一眼辨別的“高識別度”手機廠商并不多。
二是消費升級。此前以性價比戰無不勝的智能手機思路,在去年以來開始遭遇困境,國內完成第一波廣泛的智能手機普及后,用戶對于品質的追求開始超越價格本身,如果講出新的故事實現價格提升,是目前國內手機廠商都在思考的問題關鍵。其中最典型的莫過于小米,這家創立5年內狂飆突進的手機公司,已經在各種場合不斷弱化“性價比”的概念。
也就是說,2012年以來一心想在差異化和價位用戶上下功夫的錘子科技,恰好在此時走到了潮流所向的大趨勢上,而這其實也是錘子科技價值仍在的重要原因。
時間不多了
然而即便價值仍在,留給錘子科技的時間也不多了。
如果說第一款產品難言商業成功的原因在于產能方面的欠缺經驗,第二款產品則面臨代工廠問題和推出時機不合適,那等到Smartisan T3,錘子科技也確已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間點。
這種關鍵之處在于用戶。錘子科技創立之初,因為羅永浩的IP效應,迅速聚集起大批支持者和關注者,但尷尬的情況是這些支持和關注并沒有迅速被完成商業意義上的轉換。
“那批聽著老羅語錄和跟隨羅永浩進而關注錘子科技的群體正在被稀釋,抱團捍衛老羅和錘子科技的聲音也在變小。可能老羅的微博粉絲確實上漲了幾百萬,但更多的是不知道羅永浩此前是誰?他們更多是在看熱鬧。”一位羅永浩的早期支持者說。
這位羅永浩的支持者也告訴新浪科技,購買Smartisan T1更多是出于對羅永浩和初創的錘子科技的支持,但隨著時間不斷往前走,他現在意愿在下降,他稱Smartisan T1用到去年實在難以為繼,于是已經換回了蘋果,目前他手持最新一款iPhone手機。
“Smartisan T3你有多少期待?會買嗎?”新浪科技問。
“比起Smartisan T1,期待值和意愿沒有那么強烈,買不買可能最后還是得看實貨和功能吧。”支持者稱。
顯然,“時間不多了”的問題,羅永浩和錘子科技內部也已經意識到了,在今年5月接受新浪科技書面采訪時,羅永浩說正在憋大招,他說在國內智能機日益同質化的情況下,錘子科技到了爆發的時候。
為保證這種爆發,錘子科技亦有努力。最明顯的是錘子科技在高管人才方面的動作。先是從華為榮耀挖來了年富力強的吳德周及其團隊,此后又在市場營銷方面帶來了前微博副總裁苗穎,此外還有一位辦公室位于角落里的神秘高管一直未對外宣布——但新浪科技輾轉多處后獲知,他來自深圳某供應鏈廠商,將幫助錘子科技解決在供應鏈方面的問題。
目前,錘子科技的新品發布會已被提上日程,但毋庸置疑的是,此次推出的Smartisan T3及其他可能發布的新品將對錘子科技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新品節奏相對較長的Smartisan T3到底是為了爆發而蓄力,還是因為遭遇了其他方面的問題,到時候也會一并得到解答。
羅永浩微博表示:量產已開工,在深圳,我也在深圳,安排妥當了我就回北京做 Keynote……準備了很多很多牛x要吹給你們聽。知道你們著急,但無論你們多著急,都請相信,我比你們還著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