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生存法則:找同類 設方向 構整體
“智能家居”多方博弈生態是決勝關鍵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310133.htm另一方面就是需要快速解決智能家居中品牌商相互不開放,各自為戰的問題。事實上很少有消費者原因同時購買大量同一品牌的家居產品。于是設定統一底層標準甚至系統,連接所有品類家電,形成任意產品間的只能連接,就成為了當務之急。海爾的U 已經成為全球首個全開放、全個性、全交互的智慧生活開放平臺。而阿里、百度等互聯網巨頭也在搭建底層系統,可見智能家居體系化和標準化問題已經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其中機會很大,值得創業者深思。
創造一個空間:開放生態是目前最大痛點
小編們在討論智能家居、物聯網、大屏生態的時候,總是用智能手機的爆發作為參照系。其中確實有很多道理值得借鑒。
比如在手機的大爆發初期,小編們并不知道手機未來能打車、能支付、能訂外賣,小編們只知道它可以觸屏控制并且是“智能的”。而后來在兩個重要條件的支撐下:1智能手機的硬件徹底普及;2開放生態的想象空間,移動互聯網帶來了一個又一個產業爆發,直到現在都還在影響著互聯網產業的走向。
順著這個邏輯,賣出去多少單品類的智能家居產品其實并不重要。假如你的產品是個閉合空間,或者狹義的連接點,沒有為未來那些未知生態留下接入點的話,你的硬件依舊毫無價值。
想要讓智能家居真正“火”起來,建設開放生態,甚至提前規劃生態玩法顯得非常重要。比如阿里系在打造了汽車之后,開始向家居方向、健康方向、安全方向等幾個生態延伸,可以看出明確的生態指向。
而在智能家居內部,也可以誕生底層開放且想象空間充足的生態系統。比如海爾U 能夠為用戶提供廚房美食生態、浴室洗護生態、起居生態、安防生態、娛樂生態等五大生態場景,且各生態間已經誕生了相當多的場景價值。隨著更多生態合作者以及海爾品類的融入,其智能家居開放生態的未來非常可觀。
8月30日晚間,青島海爾發布2016年上半年度業績報告,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87.87億元,同比增長3.11%,實現凈利潤33.15億元,同比增長21.21%,在上半年大環境趨勢向下的背景下,實現超預期逆勢營利雙增。在上半年國內白電市場延續疲弱態勢,行業價格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海爾實現逆勢雙增,智能家居生態成果功不可沒。

另外十分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智能家居畢竟是一個重應用、重積累的產業。之前就有文章指出過智能家居之戰里,互聯網企業的“死穴”在于專利技術和工廠生產端。而海爾這樣的制造業龍頭,早在2011年就開始構建起全球領先的7大互聯工廠,打通生態價值鏈的制造端體系。制造端的決勝或許會在未來大生態體系的天平中占據重要位置,但無論鹿死誰手,最后能完成得到普遍認同的開放生態,才是智能家居行業最大的勝利。
結束語
總結一下智能家居的魔方法則:首先找到一條線,這條線即是消費者需要的應用價值。然后基于此構筑魔方一個完整的面,即打通品類之間;硬件軟件云端之間的雙軸連接;最后完成一個體,這個體就是開放連接的底層生態。
對于電商、O2O、內容產業來說甚至有決定性的意義。事實上,如今讓冰箱判斷你想吃什么,讓云端自動下單買回來直接交給爐具做好;或者衣柜告訴你適合穿什么,洗衣機去買衣服洗滌干凈晾曬好再交給衣柜,都已經不是什么特別困難的事情。重點是讓各個品類的家居間產生連接,并且由足夠懂用戶的智能算法支撐一切。
人類已經很多次證明了,科幻作品里的未來一點都不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