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PIC 單片機軟件異步串行口實現技巧

        PIC 單片機軟件異步串行口實現技巧

        作者: 時間:2016-09-08 來源:網絡 收藏

          在用單片機開發各種嵌入式應用系統時,異步串行通信是經常要用到的一種通信模式,很多應用中還要求實現多路異步串行通 信。大家平時熟悉的各種廠家的單片機,絕大部分片上只提供一個硬件模塊,利用它可以方便實現一路串行通訊。系列單片機也不例外,在其豐富的 產品家族成員中,除高端系列(17/18)一些型號片上帶有兩路硬件模塊外,其它大部分型號片上只有一路,一些低端廉價的單 片機甚至還不帶硬件 UART。為了提高系統的性能價格比,就要求設計工程師用軟件增加實現一路或多路異步串行通信。很多工程師對用軟件實現的UART在可靠性和效率方面持懷 疑態度,其實關鍵問題是看軟件采用何種方式來實現可靠的UART功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296743.htm

          在討論具體實現方式前,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異步串行通信的格式定義。發送一個完整的字節信息,必須有“起始位”、“若干數據位”、 “奇偶校驗位”和“停止位”;必須定義每位信息的時間寬度——每秒發送的信息位個數,即為“波特率”。單片機系統中常用的波特率從300~19 200 b/s。當波特率為1200b/s時,每個信息位的時間寬度為 1/1200≈833μs;無數據通信時,數據線空閑狀態應該是高電平,“起始位”為低電平,數據位低位先發且后跟奇偶校驗位(若有),“停止位”為高電 平,如圖1所示。

          

         

          圖1

          按圖1最基本的異步串行通信時序,軟件實現UART在不同架構的單片機上有多種方法。其中數據接收是關鍵,因異步通信沒有可參照的時鐘信號,發 送方隨時都可能發送數據,任何時刻串行數據到來時,系統都應該及時準確地接收。比較而言,本機發送串行數據相對容易,只要對發送出去的電平做持續時間的定 時即可。按不同的接收技巧并針對PIC單片機的特點,這里介紹兩種常用且十分可靠的方法。

          1 三倍速采樣法

          三倍速采樣法顧名思義就是以三倍于波特率的頻率對接收引腳Rx進行采樣,保證檢測到“起始位”,又可以調整采樣的時間間隔;將有效數據位的采樣 點控制在碼元的中間1/3處,最大限度地減少誤碼,提高接收的準確性。我們把圖1的起始位和部分數據位放大,如圖2所示,把每個信息位分成三等份,每等份 的時間寬度設為ts,以方便分析。

          

         

          圖2

          以三倍頻對信息位進行采樣時,每個信息位都將可能被采樣到三次。當處于空閑狀態并檢測起始位時,最早檢測到起始位低電平的時刻必將落在S0陰影 區,雖然每次具體的采樣點會在此S0陰影區隨機變化。檢測到起始位低電平后,間隔4×ts時間,正好是第一位數據位的中間1/3處(圖2中Ds陰影區)。 此后的數據位、校驗位和停止位的采樣間隔都是3×ts,所有采樣點均落在碼元的中間1/3處,采樣數據最可靠。

          PIC單片機采用此法實現軟件UART時,硬件上只要任意定義兩個I/O引腳,分別初始化成輸入(串行數據接收)和輸出(串行數據發送)即可; 軟件上只要實現定時采樣,定時時間間隔在中檔以上有中斷機制的單片機上可以用不同的定時器(TMR0、TMR1、TMR2等)通過定時中斷實現,在低檔無 中斷的PIC單片機上可以控制每次主循環所耗的時間來實現。對于1200 b/s波特率,碼元寬度為833μs,采樣時間間隔即為278μs。整個串行接收或發送是一個過程控制問題,用狀態機方式實現最為高效簡易。圖3給出了串 行接收的參考狀態機轉移過程。

          

         

          圖3

          本刊網絡補充版中,介紹了簡單的C語言參考源程序。此段程序實現1200b/s全雙工串行通信,1位起始位,8位數據位,無校驗位,1位停止 位,沒有幀錯誤等判別。編譯環境為HITECH-PICC編譯器V8.00PL4或更高版。

          在網絡補充版的程序中,關鍵部分是TMR0的中斷服務。TMR0每隔278μs左右中斷一次,TMR0的中斷響應即為軟件UART接收和發送全 雙工通信過程的實現。通過Hitech-PICC高效的代碼編譯后,約有150條單字指令代碼,整個中斷服務平均用約35個指令周期,即實現一路軟件 UART在4 MHz工作頻率下占用MCU約12%的運行帶寬。理論上,只要保證MCU留有足夠的運行帶寬給其它任務,在此中斷服務程序內把接收和發送的代碼再復制一份 或多份(數據結構獨立),即可實現多路軟件UART。當然,如果每路的波特率不同,采樣頻率必須是最高波特率的三倍。不同波特率的采樣點間隔獨立調整。

          此法最大的好處是軟硬件配置極其靈活:接收發送的引腳可以任意定義;采樣定時可以用不同的定時器實現;利用同一個定時采樣可以方便地實現多路軟 件UART等。缺點是:不管有無數據通信,始終占用MCU運行帶寬;串行通信的波特率不能太高,4 MHz工作的PIC單片機一般能實現2400bps的全雙工通信。當然,可以通過提高MCU的振蕩頻率來實現高波特率通信,當PIC單片機工作在20 MHz時,實現9600b/s綽綽有余。

          2 起始位中斷捕捉、定時采樣法

          實現此法的硬件條件是PIC單片機有外部脈沖下降沿中斷觸發功能,在中檔以上PIC單片機中有RB0/INT外部中斷腳,CCP1/CCP2脈 沖沿捕捉腳,PORTB的第4/5/6/7電平變化中斷腳等都可以滿足。另外需配備一個定時器,以定時中斷方式對接收碼元正確采樣,或發送串行數據流。其 關鍵的異步接收工作原理簡介如圖4所示。

          

         

          圖4

          設串行數據位寬度為td。起始位到來時刻(圖4 A點)的下降沿觸發一個中斷并立即響應該中斷。在此中斷服務中立即關閉本中斷使能位(后續的數據流變化無需觸發中斷),開啟定時器,使其在 1.5td后產生定時中斷,用于采樣第一個數據位(確保S0采樣點落在數據位的中心位置處);在處理下降沿中斷服務的最后,再檢測接收端是否還是0電平, 以區分窄脈沖干擾。在S0點采樣到第一個數據位后的所有采樣間隔都是1td,直到收到停止位后,關閉定時器中斷,重新開放下降沿捕捉中斷,準備接收下一個 字節。

          異步數據接收和發送的狀態機控制流程,除了起始位判斷和定時時間參數設置與前述方式不同外,其它幾乎一樣,此處不再重復。

          此法的好處是可以實現較高的通信波特率。對于通信不是很頻繁的系統,此軟件UART幾乎不耗MCU運行帶寬,9600b/s接收或發送在4 MHz運行的PIC單片機上即可輕松實現;另外,由于下降沿中斷可以喚醒處于睡眠的單片機,故極易實現通信喚醒的功能。缺點是不能全雙工通信(除非另外單 獨用一個定時器實現發送定時),異步接收的引腳必須有下降沿觸發中斷的能力。

          上面介紹的兩種方法在實際產品設計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驗證,最典型的是紅外線自動抄表系統。該系統要求收發均為38 kHz紅外調制,串行數據1 200bps半雙工通訊。用軟件實現此UART,并充分利用PIC單片機CCP模塊的脈寬調制PWM輸出38 kHz載波時,在單片機外除了一個一體化紅外接收頭和一個紅外發射二極管,無需其它任何外圍器件,即可完成所有設計要求,最大程度地減化了硬件設計,降低 了成本,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和性能價格比。

          以上的側重點是基本原理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在接收數據的可靠性處理方面沒有太多涉及。有興趣者可以在采樣時刻到來時對數據做多次采 樣,以消除干擾誤碼;或有其它處理技巧,歡迎和筆者作進一步交流。

          簡單的C語言參源程序如下:

          #i nclude //PIC單片機通用頭文件,實際型號為16F84

          __CONFIG(XT | PROTECT | PWRTEN | WDTEN);//程序中設定配置信息

          //===========================

          //定義軟件UART發送/接收引腳

          //===========================

          #define RX_PIN RB0 //串行接收腳

          #define TX_PIN RB1 //串行發送腳

          //===========================

          //定義軟件UART狀態機控制字

          //===========================

          #define RS_IDLE 0 //空閑

          #define RS_DATA_BIT 1 //數據位

          #define RS_STOP_BIT 2 //停止位

          #define RS_STOP_END 3 //停止位結束

          //===========================

          //定義軟件UART采樣頻率

          //===========================

          #define OSC_FREQ 4000 //單片機工作頻率(單位:KHz)

          #define BAUDRATE 1200 //通訊波特率

          #define TMR0PRE 2 //TMR0預分頻比1:2

          #define TMR0CONST 117 //256 - OSC_FREQ*1000/TMR0PRE/4/(BAUDRATE*3)

          //===================================================================

          // 定義函數類型

          void UART_Out(void);

          void UART_In(void);

          //===================================================================

          // 定義位變量

          bit rsTxBusy; //串行發送忙標志

          //定義串行發送的數據結構

          struct {

          unsigned char state; //發送狀態機控制單元

          unsigned char sliceCount; //波特率控制

          unsigned char shiftBuff; //字節數據發送移位寄存器

          unsigned char shiftCount; //字節數據發送移位計數器

          } rsTx;

          //定義串行接收的數據結構

          struct {

          unsigned char state; //接收狀態機控制單元

          unsigned char sliceCount; //波特率(采樣點)控制

          unsigned char shiftBuff; //字節數據接收移位寄存器

          unsigned char shiftCount; //字節數據接收移位計數器

          unsigned char dataBuff[8]; //接收數據FIFO緩沖隊列

          unsigned char putPtr, getPtr;//FIFO隊列存放/讀取指針

          } rsRx;

          //用于串行發送的變量定義

          unsigned char outBuff[10]; //發送隊列

          unsigned char outPtr, //發送隊列指針

          outTotal, //發送的字節總數

          chkSum; //發送的校驗碼

          //=====================================================================

          // 主程序

          //=====================================================================

          void main(void)

          {

          PORTA = 0;

          PORTB = 0;

          TRISB = 0b01; //輸入輸出定義

          OPTION = 0b10000000; //TMR0選擇內部指令周期計數

          //TMR0預分頻 1:2

          rsRx.state = RS_IDLE; //初始化接收狀態

          rsTxBusy = 0; //發送空閑

          INTCON = 0b00100000; //T0IE使能

          GIE = 1; //打開中斷

          while(1) { //程序主循環

          asm("clrwdt"); //清看門狗

          UART_In(); //接收串行數據

          UART_Out(); //發送串行數據

          }

          }

          //=====================================================================

          // 查詢在接收FIFO隊列中是否有新數據到

          //然后解讀數據

          //=====================================================================

          void UART_In(void)

          {

          unsigned char data1;

          if (rsRx.putPtr==rsRx.getPtr)

          return; //如果讀取和存放的指針相同,則隊列為空

          data1 = rsRx.dataBuff[rsRx.getPtr]; //讀取1個數據字節

          rsRx.getPtr++; //調整讀取指針到下一位置

          rsRx.getPtr &= 0x07; //考慮環形隊列回繞

          //此處為數據解讀分析,略

          }

          //=====================================================================

          // 軟件UART發送數據

          //數據在outBuff中,outTotal為總字節數

          //=====================================================================

          void UART_Out(void)

          {

          if (rsTxBusy==1)

          return; //正處于移位發送忙

          //可以發送新數據

          if (outTotal) { //如果有字節要發送

          rsTx.shiftBuff = outBuff[outPtr++]; //取字節到發送移位寄存器

          rsTxBusy = 1; //置發送忙標志,啟動發送

          outTotal--; //字節計數器減1

          }

          }

          //===================================================================

          // 中斷服務程序

          //===================================================================

          void interrupt isr(void)

          {

          //利用TMR0 定時中斷實現全雙工軟件UART

          if (T0IE && T0IF) {

          T0IF = 0; //清TMR0中斷標志

          //實現串行接收 RX 狀態機控制

          switch (rsRx.state) { //判當前接收狀態

          case RS_IDLE:

          //當前狀態為"空閑", 唯一要做的就是判"起始位"出現

          if (RX_PIN==0) { //如果接收到低電平

          rsRx.sliceCount = 4; //準備4*Ts時間間隔

          rsRx.shiftCount = 8; //總共接收8位數據位

          //改變此數值可以實現任意位數的數據接收

          rsRx.state = RS_DATA_BIT; //切換到數據位接收狀態

          }

          break;

          case RS_DATA_BIT:

          //當前狀態為"數據接收"

          if (--rsRx.sliceCount==0) { //等采樣時間到

          rsRx.shiftBuff >>= 1; //接收移位寄存器右移1位

          if (RX_PIN) rsRx.shiftBuff|=0x80; //保存最新收到的數據位

          rsRx.sliceCount = 3; //下次采樣間隔為3*Ts

          if (--rsRx.shiftCount==0) { //已經收到8位數據位?

          //保存數據字節到FIFO緩沖隊列

          rsRx.dataBuff[rsRx.putPtr] = rsRx.shiftBuff;

          //隊列存放指針調整,最多8個字節緩沖

          rsRx.putPtr = (rsRx.putPtr+1) & 0x07;

          //轉去下個狀態,判停止位

          rsRx.state = RS_STOP_BIT;

          }

          }

          break;

          case RS_STOP_BIT:

          //當前狀態為停止位判別(此程序沒有判別)

          if (--rsRx.sliceCount==0) { //等采樣時間到

          //此處可以判RX_PIN是否為1

          rsRx.state = RS_IDLE; //復位接收過程

          }

          break;

          default:

          //異常處理

          rsRx.state = RS_IDLE; //復位接收過程

          }

          //實現串行發送 TX 狀態機控制

          switch (rsTx.state) { //判當前發送狀態

          case RS_IDLE: //發送起始位

          if (rsTxBusy) { //如果發送啟動

          TX_PIN = 0; //發出起始位低電平

          rsTx.sliceCount = 3; //持續時間3*Ts

          rsTx.shiftCount = 8; //數據位數為8位

          rsTx.state = RS_DATA_BIT; //轉去下一狀態

          } else TX_PIN = 1; //如果沒有數據發送則保證數據線為空閑

          break;

          case RS_DATA_BIT: //發送8位數據位

          if (--rsTx.sliceCount==0) { //碼元寬度定時到

          if (rsTx.shiftBuff & 0x01)//看數據位是0還是1

          TX_PIN = 1; //發送1

          else

          TX_PIN = 0; //發送0

          rsTx.shiftBuff >>= 1; //準備下次數據位發送

          rsTx.sliceCount = 3; //數據位寬度為3*Ts

          if (--rsTx.shiftCount==0) {

          //8位數據位發送結束,轉去發送停止位

          rsTx.state = RS_STOP_BIT;

          }

          }

          break;

          case RS_STOP_BIT: //發送1位停止位

          if (--rsTx.sliceCount==0) { //等數據位發送結束

          TX_PIN = 1; //發送停止位高電平

          rsTx.sliceCount = 9; //持續寬度9*Ts

          //額外考慮字節連續發送的時間間隔

          rsTx.state = RS_STOP_END; //轉停止位寬度延時

          }

          break;

          case RS_STOP_END: //等待停止位時間寬度結束

          if (--rsTx.sliceCount==0) { //如果停止位結束時間到

          rsTxBusy = 0; //一個字節發送過程結束,清發送忙標志

          rsTx.state = RS_IDLE; //復位發送過程

          }

          break;

          default:

          // 異常處理

          rsTx.state = RS_IDLE; //復位發送過程

          }

          TMR0 += TMR0CONST; //重載TMR0,實現下次定時中斷

          }

          }



        關鍵詞: PIC UART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安县| 灵宝市| 长宁区| 宿松县| 五原县| 枝江市| 湘潭市| 甘谷县| 临澧县| 阿勒泰市| 肥城市| 靖安县| 四子王旗| 乡宁县| 西乌珠穆沁旗| 苍南县| 清涧县| 元阳县| 光泽县| 寻乌县| 平潭县| 玛多县| 察隅县| 华安县| 安国市| 灵山县| 奉化市| 麻江县| 克什克腾旗| 同心县| 虹口区| 潢川县| 贵德县| 锦州市| 信丰县| 沅江市| 四川省| 汉阴县| 民丰县| 城固县| 日喀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