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呈現4個特點 加速出海
IDC《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16年第二季度》顯示,2016年第二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954萬臺,環比增長13.2%,同比增長81.4%。
其中,以手環、兒童手表、智能跑鞋為代表的基礎可穿戴設備同比增長92.1%,以智能手表為主的智能可穿戴設備同比增長3.4%。
IDC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研究經理肖晶 認為: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的高速增長主要依靠本土廠商在細分市場的精耕細作,及其綜合實力的快速成長,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產品由硬向軟的轉變
不管是以小米、樂心為代表的健身手環,還是以小天才、360為代表的兒童手表,廠商在初期主要重視提升產品的硬件性能。在2015年完成市場規?;?,廠商逐漸將關注點轉移到可穿戴設備的應用和軟件平臺的開發。以兒童手表為例,產品功能正在從以家長訴求為主的安全定位手表,逐步延伸為兒童社交娛樂互動的移動設備。
2、功能由小到大的成長
中國廠商在可穿戴設備產品功能上也逐漸從小范圍嘗試創新,逐漸成為大多數產品的必備功能。繼中國廠商在2015年率先推出城市公交支付手環后,支付已成為可穿戴設備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功能。不管是通過NFC支付,還是智能手表安裝APP進行掃碼支付,利用可穿戴設備進行移動支付已使中國廠商在可穿戴支付領域成為開拓者和領頭羊。今年,出門問問、華米等中國可穿戴設備廠商率先推出了智能手表離線存儲音樂的功能,這也將成為可穿戴設備的下一個重要功能。
3、渠道由點向面的覆蓋
與2015年可穿戴設備廠商首發新品選定單一電商平臺不同,2016年更多的廠商選擇線上線下全平臺發售。消費者對可穿戴設備的認知趨于成熟,傳統渠道需要通過新興智能硬件產品吸引新的用戶群體,使得有產品和品牌優勢的廠商逐漸在市場中占有主動議價權。而全平臺的渠道管理,也將考量廠商的綜合實力。
4、市場由內向外的擴張
自小米手環在印度等海外市場獲得成功后,2016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廠商陸續走向海外市場。出門問問通過美國Kickstarter眾籌網站,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獲得9955人的超過200萬美元的支持,超越pebble等智能手表在該網站的眾籌成績。中國手環廠商bong拿到泰國電信旗下子公司380萬只運動手環的采購訂單。中國廠商走向海外市場的動作正逐漸吸引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的注意。
總之,以小米、樂心、小天才為代表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廠商在經過本土市場快速、殘酷的洗禮后,其所積累的產品功能、軟件技術、渠道策略等優勢正使其成為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中不容忽視的中堅力量。而以出門問問、bong為代表的新興可穿戴設備創業公司,也開始試圖在海外市場贏得一席之地?!?/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