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專利布局解讀

        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專利布局解讀

        作者: 時間:2016-09-06 來源:中國半導體論壇 收藏
        編者按:國內IC設計企業應著眼未來系統公司和消費者的需求,增強在研發上的投入與技術創新,持續加強前瞻性專利布局,更加注重專利申請質量,酌情結合業務并購等外購必要得專利,以提升市場與技術的競爭優勢。

          1. 國內設計企業應持續加強專利前瞻布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296540.htm

          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5 年度我國 IC 設計業的銷售額為 1325 億元,同比增長 26.6%,占我國產業鏈的比重為 35.9%。表 3-1 為中國十大設計企業專利授權情況,企業排名來自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網站發布的“2015 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回顧與‘十三五’展望”,下文中專利數據統計僅體現排名企業所擁有的集成電路領域國內專利公告公開數量。其中,大唐半導體設計有限公司的專利數據合并統計了包括大唐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聯芯科技有限公司、大唐恩智浦半導體有限公司;華大半導體的專利數據合并統計了包括上海華虹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中電華大電子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南京微盟電子有限公司、北京華大智寶電子系統有限公司、北京確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華大九天軟件有限公司以及華虹國際(上海)有限公司;清華紫光展銳的專利數據合并統計了包括紫光國芯股份有限公司、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展訊通信有限公司和銳迪科微電子公司。

          從表 3-1 可以看到,在 2015 年中國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中,北京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獲得的累計授權中國發明專利數量最多,達到了 308 件,2015 年獲得 17 件獲權。其次是清華紫光展銳,累計授權發明專利 292 件,2015 年獲得19 件授權。累計授權發明專利數量排名第三的是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累計獲得授權發明專利 102 件,2015 年獲得 15 件授權。表中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利數統計數據為北京南瑞智芯微電子有限公司的數據。由于敦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2015 年并購了旭曜科技有限公司,所以敦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專利數據合并統計了包括敦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旭曜科技有限公司。



          表 3-2 為 2015 年度全球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在中國專利授權情況,企業排名來自 IC Insights 統計的 2015 年全球前 10 大 IC 設計商排行,下文中專利數據統計僅體現排名企業所擁有的集成電路領域國內專利公告/公開數量。

          排名進入前十的 IC 設計企業中,有兩家中國企業,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和展訊通信有限公司。全球排名第一位的是美國高通股份有限公司/劍橋硅無線電公司,該公司累計授權發明專利 932 件,2015 年獲得 198 件發明專利授權。其次是安華高科技公司/美國博通公司,在中國累計授權發明專利 202 件,2015 年獲得 17 件發明專利授權。第三位是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累計授權發明專利數量為 555 件,2015 年獲得 74 件發明專利授權。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的排名與去年相比提前了 2 名,但累計授權發明專利數非常少,僅為5 件,當然可能有些專利是以華為的名義申請的。



          2014 年中國 IC 設計企業有 1 家企業(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2014年第八位,2015 年第六位)進入了全球 10 的排名,2015 年展訊在全球 top10排名中出現,排名第十,使得前 10 位中中國占據兩個名額,體現中國企業對 IC設計領域的重視和大力發展的勢頭。但是中國的 IC 設計產業規模相對仍然較小,2015 年營收總計僅占據前十大 IC 設計企業總營收(約 57.1 億美元)的 8.5%。通過表 3-1 和表 3-2 的對比,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國外 IC 設計企業在發明專利授權數量上遠遠超過國內 IC 設計企業。國外 IC 設計企業比國內 IC 設計企業更加重視在中國的專利布局,不僅在數量上超過國內企業,并且其發明專利的授權比例也比較高。

          2. 國內集成電路制造企業可在特殊工藝專利與先進工藝專利方面有效平衡

          表 3-3 為中國十大集成電路制造企業專利授權情況,企業排名來自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的“2015 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回顧與‘十三五’展望”,下文中專利數據統計僅體現排名企業所擁有的集成電路領域國內專利公告公開數量。下表中部分外資企業(SK 海力士、臺積電、英特爾)直接用總公司名稱申請專利,所以沒有檢索到分公司申請的專利,相關專利統計數據以總公司為準;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又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驪山微電子公司、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第七七一研究所和航天工業部第七七一研究所,專利以所有名稱檢索的專利為準;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的專利數據統計包括上海華虹 NEC 電子有限公司、上海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和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

          2015 年度中國十大集成電路制造企業中,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累計獲得的授權發明專利數量最多,達到了 3287 件,2015 年有 563 件發明專利得到授權。其次是臺灣積體電路制造公司,累計授權發明專利 2508 件,2015 年度授權發明 381 件。接著是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累計獲得的授權發明專利數量 1723 件,2015 年授權發明專利 462 件。



          表 3-4 為全球十大集成電路制造企業專利授權情況,企業排名數據來源:IC Insights,2015 年全球晶圓代工廠排行,下文中專利數據統計僅體現排名企業所擁有的集成電路領域國內專利公告公開數量。根據 IC Insights 統計, 2015年全球晶圓代工廠銷售額約為 503 億美元,其中,晶圓代工廠龍頭臺積電 2015年市場占有率為 52%,格羅方德市場占有率為 9.94%,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為8.9%,三星位居第四,為 5.3%,中國大陸的中芯國際排名第五,為 4.4%.

          以中芯國際、上海華力位代表的國內十二英寸晶圓在高階制程上,華虹宏力、華潤微電子上海先進、士蘭微電子等在特色工藝上技術積累和來源不一,都存在著合理專利布局的需求,需要引入外部專業的知識產權服務,制訂有效的企業專利戰略來支撐當前和未來企業的發展。



          3. 國內集成電路企業應積極開展專利運營

          集成電路本質是是技術驅動型產業,技術和專利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之一。專利知識產權的獲得渠道有兩種途徑:一是企業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的過程中,依靠企業的自身積累,自主對核心技術進行專利布局;二是依靠引進外部技術,通過專利購買、企業并購等手段獲得專利權。依靠企業自身內部研發技術,可能存在研發周期較長、投入大等問題。顯而易見,適當的引進外部專利技術是企業加快技術研發和縮短產品開發周期的有效手段。

          國際上,通過企業收購兼并收購技術是司空見慣的,比如 MIPS 的技術專利就被 Bridge Crossing 和 Imagination Tech 收割。國內集成電路絕大多數技術,事實上都是從國際上獲得的,特別是近年 28 納米制造工藝的導入、高壓高功率密度 工藝的導入、先進處理器架構的導入。如長電科技前期收購新加坡 APS69 獲得其 71 項專利的控制權,獲得關鍵的 Cup 和 MIS 兩項核心的國際發明專利,有效擴展了公司的技術能力。最近,Northstar 收購 Freescale 千余件專利,小米從美國 Intel 購買了 332 件美國專利、收購了博通公司的 31 件專利,說明了行業內外的專利運營已經成為企業調整姿態的常規動作。因此,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界與上海硅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等機構加強合作,或聯和組建一個國際專利運營公司是值得評估的。



        關鍵詞: 集成電路 IGBT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南县| 三江| 大英县| 遵义市| 济宁市| 大石桥市| 红桥区| 兴和县| 镇雄县| 辽阳市| 元朗区| 大埔区| 太保市| 澳门| 花莲县| 靖宇县| 松江区| 遂川县| 中牟县| 丽水市| 尚志市| 华阴市| 黄大仙区| 茂名市| 根河市| 黔江区| 新沂市| 靖边县| 新宁县| 鹤岗市| 永兴县| 额尔古纳市| 云阳县| 宁陕县| 庄河市| 木兰县| 内丘县| 西峡县| 黔江区| 卓尼县| 西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