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韓國多晶硅對華傾銷 國內光伏企業“夾縫求生”

        韓國多晶硅對華傾銷 國內光伏企業“夾縫求生”

        作者: 時間:2016-09-02 來源:證券日報 收藏
        編者按:多晶硅一定程度上的供大于求,對我國光伏產品制造成本的降低有一定好處;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國內多晶硅企業不得不“夾縫求生”,生產制造無法獲取合理的利潤空間,甚至處在虧損邊緣。如此一來,則不利于產業的健康發展,積蓄前行。

          7月份我國從韓國進口6540噸,環比增加23.5%,同比大幅增加48.7%,這一數字比今年前七個月月均進口量高出13.4%,僅次于4月份的歷史最高位6614噸。且從韓國進口的占到了7月份總進口量的54.1%,即一半以上的進口量來自韓國進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296423.htm

          硅業分會就此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中國對韓國反傾銷措施,只是象征性的征收2.4%-2.8%懲罰性關稅。

          推高進口量的第二個原因,來源于我國臺灣地區進口多晶硅占比維持高位。數據顯示,7月份從我國臺灣地區進口多晶硅為1307噸,占進口總量的10.8%。商務部“暫停加工貿易措施”嚴格執行的2015年9月份開始,從我國臺灣地區進口多晶硅量驟然增加至千噸以上,占比達到10%以上,使得我國臺灣地區成為我國除韓國和德國外的第三大進口地區,且一直持續至今,尤其是今年4月份從我國臺灣地區進口量達到1941噸,創歷史新高,占總進口量的16.0%。

          對此,硅業分會分析,我國臺灣地區沒有多晶硅產能(業界常識),進口量高企,主要是受“雙反”影響的美國多晶硅,通過我國臺灣地區轉口進入我國,以規避懲罰性關稅。

          此外,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從韓國、德國、美國等以外的地區進口量達到1468噸,其中來自日本、馬來西亞、挪威以及沙特的進口量均在200噸以上,尤其是從馬來西亞進口量7月份達到796噸,占總進口量的6.6%。綜上,自韓國進口,以及我國臺灣地區進貨量長期維持高位,其它地區進口量日漸增加也是導致總進口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

          在推行貿易救濟措施的背景下,不降反增的巨大進口量,最終導致7月份我國多晶硅進口均價下滑至16.98美元/千克,環比降幅為3.5%。業界擔憂,由于海關進口量交貨有一定滯后,緊隨進口多晶硅價格下滑,國內多晶硅價格的下滑似乎也已臨近。

          “保稅區倉儲”方式日漸興起 成多晶硅傾銷避稅新渠道

          對如上多晶硅進口格局,硅業分會分析認為,韓國進口量居高不下的原因是,由于韓國的主要出口企業OCI和韓國硅業(Hankook Silicon)的稅率僅為2.4%和2.8%,反傾銷稅對其根本不造成任何影響,故這些企業均滿產運行,照舊出口中國,上半年韓國95%的多晶硅產量全部出口到中國,只是稅率較低的企業是按照一般貿易方式進到中國,其它稅率稍高的企業則通過轉口我國臺灣地區或特批手續按加工貿易等方式進入中國,所以才導致從韓國進入國內的多晶硅量與日俱增,一再創下歷史新高。

          而自我國臺灣地區進口多晶硅數量的增長,正是由于通過我國臺灣地區進口規避“雙反”征稅的方式已經逐漸成為主流,且愈發猖狂,所以即便從美國進口量大幅減少,總進口量也維持在高位久居不下。而眾所周知我國臺灣地區并沒有多晶硅生產企業,但海關數據中我國臺灣地區卻作為原產地出現。

          事實上,按貿易方式來分,7月份我國按加工貿易等方式進口多晶硅1594噸,占比為13.2%,1月份-7月份累計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12486噸,占累計總進口量的15.0%。而7月份所有加工貿易進口貨物中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占比高達83.3%,即絕大部分非一般貿易類產品均通過保稅區倉儲轉口的方式進入國內(以此方式逃避懲罰性關稅).

          分國別具體看來:7月份自韓國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265噸,其中有59%是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倉儲轉口方式進口比例維持高位;7月份自德國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878噸,占德國進口總量的31.6%,而其中“保稅區倉儲貨物”占到德國加工貿易量的88.5%。可見“保稅區倉儲”方式規避已日漸凸顯,硅業分會建議,管理層應給與足夠重視。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德、美、韓多晶硅一直都依賴中國市場,因為在這些國家已經沒有或很少有下游的制造業了。一位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覺得有必要提高韓國的稅率以打擊韓國企業的對華傾銷行為,而這樣做,又絲毫不會影響中國下游的用料需求。

          據了解,如今中國年產20萬噸多晶硅,主要由進入全球前10強的五大萬噸級以上中國多晶硅企業生產,而盡管“夾縫求生”,他們仍然成長為了技術品質成本具全球競爭能力的優秀企業,并為中國長期提供著可靠的原料保障。那么,這些企業得來不易的今天以及未來,應該受到呵護。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多晶硅 光伏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田区| 大城县| 金华市| 台前县| 德安县| 高清| 龙南县| 乐业县| 佛冈县| 福贡县| 伊吾县| 布尔津县| 珲春市| 时尚| 隆昌县| 青州市| 洞头县| 顺平县| 门源| 丰都县| 河西区| 怀集县| 齐齐哈尔市| 昌宁县| 盐源县| 南投县| 华容县| 古浪县| 石门县| 南川市| 河曲县| 广饶县| 华蓥市| 修文县| 德昌县| 鹤山市| 上饶市| 同仁县| 缙云县| 甘泉县| 梅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