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美國智能穿戴廠商Jawbone的10個死因
8、融資目的未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5409.htmJawbone一共融資13輪,總融資資金9.83億美元。相比之下,它的競爭的對手Fitbit只融過4輪,一共籌集6600萬美元。
2015年3月,Jawbone公司融資了3億美元,但此后據有關人士透露,貝萊德公司投資的那部分其實只是貸款而非股權融資。
除此之外,還有折價融資。實際上,就在今年2月這家公司再次融資1.65億美元時,Jawbone估值由2015年4月上一輪融資時的30億美元縮水至15億美元。
9、財務危機
據各方信息透露,Jawbone的財務狀況并不是很好。早在今年五月份,Jawbone就已經停產UP系列手環,并將剩余的手環打折賣給經銷商。該公司曾對一名商業合作伙伴表示無法按期完成8月份的付款。上周四,Jawbone的主要貸款方、小股東貝萊德集團披露,對Jawbone的股份進行減持,價格下調至每股不到1美分。該公司最初以每股5.97美元的價格收購了Jawbone股份。
一直靠燒錢來擴大消費者市場、贏取消費者喜愛和歡迎的Jawbone公司,一旦出現財務危機,就會很容易走向滅亡。
10、智能手環非剛需
智能手環以主打健身、運動居多,可以實現計步、卡路里消耗、睡眠監測以及鬧鐘等功能。
智能手環對手機的依賴性較強,通常情況下要配合手機一起使用。相比之下,現在的智能手表如Apple Watch、Android Wear等都能夠脫離手機獨立使用。
智能手環不具備用戶粘性。市場研究公司Endeavour Partners估計,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健身手環只是用了6個月就遭棄用。《美國醫學協會期刊》最近甚至給出了更糟糕的數據:超過一半的健身手環購買者最終棄用這類設備,其中有三分之一在購買6個月后就不再使用。一般情況下,我們出門都是必帶手機的,而智能手環就未必了。
總結:除了上述的幾個原因之外,對于智能穿戴設備來說,安全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穿戴設備一旦被黑客攻破,最直觀的結果一個是設備被控制,二是數據被盜取,當前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信息安全隱患對用戶的影響是巨大深遠的。
在當前互聯網環境下,一昧的寄托于融資來擴大消費者市場,引起消費者的關注和喜愛是不對的,更應該真正把握用戶需求,通過提升自身產品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來獲得忠誠的消費者,不斷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創新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發展環境下得到生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