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盤點美國智能穿戴廠商Jawbone的10個死因

        盤點美國智能穿戴廠商Jawbone的10個死因

        作者: 時間:2016-08-12 來源:億歐網 收藏
        編者按:智能手環可代替性強、對手機依賴性強、且不具備用戶粘性最終導致了它不能成為人人都需要的必需品。

          4、人才流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5409.htm

          2015年5月,Google的一位負責商業的副總裁Sameer Samat加入,一方面他理順了公司的日常運營,讓公司架構更加清晰;另一方面通過軟件升級將自動睡眠監測、被動心率監測等功能完全解鎖。在他的帶領下,有所改善,產品也得到進步。幾個月的后,Sameer Samat被重金和Google Play負責人的職位許諾又重新回到了Google。

          2015年年底,宣布了裁員15%,且關閉在紐約的辦公室。

          5、錯失兩次市場、市場份額不大

          來自咨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的一位人士說,現在健身類的可穿戴設備被幾個玩家壟斷,小米與Fitbit占了70%的市場份額,前者壟斷了中低端市場,而Fitbit則占據高端市場的50%以上。

          Jawbone曾經錯失了兩次市場節日季,一個是在2014年節日季,由于沒有實現防水功能而推遲發布的UP3,錯過了最佳的銷售季;一個是打算在2015年重新發布的UP2也由于種種原因沒有發布,錯過了2015年的節日季。兩次錯失節日銷售季,Jawbone在可穿戴市場的份額低迷,根據IDC的數據,2015年Fitbit占據34%的可穿戴市場份額,Jawbone只有4.4%。

         6、國外市場開拓受阻

          Fitbit、小米、Garmin、三星、蘋果、微軟等公司先后進入該領域,造成競爭加劇。

          現在的很多可穿戴設備制造商,如Misfit和Basis都出售給了大科技公司或服飾公司,甚至耐克這樣的巨頭都放棄了可穿戴硬件業務,由此可見,國外的智能穿戴設備廠商競爭也是非常激烈,存活下來也是非常艱難。除此之外,大洋彼岸的華米也在虎視眈眈,華米是小米手環制造商,該公司CEO黃汪曾表示,“運動手環品類,殘酷洗牌的結果:我們和Fitbit勝出了。過不了多久,Fitbit肯定也要被洗掉。”

          7、官司糾紛

          2015年5月,Jawbone起訴Fitbit,其中一個圍繞專利侵權問題,另外一個則涉及盜竊商業機密。主要是由于Fitbit公司挖走了Jawbone五名員工,這些員工帶走了Jawbone的大量商業機密,一些專利技術被Fitbit用于開發競爭的運動手環產品。一方面在與Fitbit爭奪市場份額上就已經疲憊不堪,而這場官司也花費了Jawbone的很多的精力。



        關鍵詞: Jawbone 智能手環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留坝县| 石景山区| 奉贤区| 柏乡县| 临沧市| 台北县| 漳浦县| 勃利县| 沧州市| 安陆市| 萝北县| 安多县| 安康市| 桃园市| 怀宁县| 开远市| 噶尔县| 萨迦县| 扎鲁特旗| 吉林市| 沧州市| 陆良县| 汕头市| 青神县| 东源县| 珲春市| 崇文区| 千阳县| 离岛区| 北流市| 博野县| 满城县| 汝南县| 左云县| 陕西省| 中阳县| 长顺县| 彭水| 日照市| 连州市| 镇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