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推進制造業自主創新 挺起“中國造”脊梁
由國家科技相關部門指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質量協會、科技日報社、新華社瞭望智庫、新華社《財經國家周刊》、人民日報社《中國經濟周刊》和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讓世界愛上中國造·自主創新”第二屆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于7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會上做了主題演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7/294631.htm“挑戰”、“情懷”、“原創”、“誠信”是董明珠的主題演講《創造改變世界》的關鍵詞,這個帶領千億級企業的女強人,始終在透露一個重要的信息:格力正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自主創新。

董明珠
走一條自我挑戰的道路
董明珠的演講由格力手機開始:
在格力的研發大樓里貼著這樣一句標語:“不成熟的產品不上市,不拿消費者當試驗品”。
“我們堅持要做手機,不是因為手機領域有錢賺,而是因為手機市場大,為未來人的生活變化在創造條件。未來的5年,稱之為一個智能化的時代,在這個過程中,要走一條自我挑戰的道路。”董明珠說。
憑借過硬的品質和體驗價,此前,格力出品的大松IH高端電飯煲今年3月一上市就掀起了“中國造”電飯煲的搶購風潮,目前供不應求。
“我們做的飯煲,就是讓每一粒米,在飯鍋跳躍。人身體健康,因為他鍛煉了身體,煮飯也是一樣的道理,讓每一粒米在煮出來前都在跳躍、在鍛煉,消費者才能吃到最美味的米飯。”董明珠對此很有自信。
四年前,格力電器打破“中國制造”的困局,一年前,格力再度扮演“破局者”,用“中國創造”取代“中國制造”。格力電器從專業化的空調企業逐步進入多元化的時代,希望越來越多綠色、智能、安全的產品走入千家萬戶。
了解格力的人都清楚,格力依靠空調已經可以過得很好,但是冒著風險進軍多元化,這源于企業擁有擔當的意識和精神。
格力始終牢記自己的使命:擁有社會責任和奉獻精神。讓更多人因為這個品牌的存在,能生活得更美好,這是他們的宗旨和目標。
“從大到強的轉變,不是簡單的加工,要脫胎換骨,只有創造才能實現生存,只有創造才能讓中國走向世界,只有創造才可能說‘讓世界愛上中國造’。”董明珠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