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解讀可穿戴企業Fitbit如何走向全球第一

        解讀可穿戴企業Fitbit如何走向全球第一

        作者: 時間:2016-07-14 來源:經理人雜志 收藏

          2015年1月,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村修二,在一個公開場合嚴厲抨擊了東亞教育體制,認為這種體制浪費了學生太多的時間,以致在年輕人最佳時期,為繁復無用的考試而耗盡精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7/294055.htm

          中村修二的觀點沒有錯。史蒂夫 喬布斯、比爾·蓋茨、邁克爾·戴爾、馬克·扎克伯格這些成功的創想者,無一不是藐視世俗教育的輟學者,但他們卻創造了偉大的公司,而且給這個地球上無數的人帶來就業和創造個人價值的機會。

          現在,又一位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的哈佛輟學校友,正趕往成功的路上。

          他就是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NYSE:FIT)的共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ames Park。

          

         

          James Park做的生意,看起來有些微不足道,就是如今戴在很多人手里的那條健康運動可穿戴手環,但卻在這個全新的細分領域中,成為全球健康運動市場的霸主。

          全球健康運動可穿戴市場前三大品牌出貨量及占有率(2015年)

          資料來源:IDC(Internet Data Center)

          

        解讀可穿戴企業Fitbit如何走向全球第一

         

          根據IDC(Internet Data Center)的報告,僅在2015年,的全球發貨量就達2140萬臺,其量遠超排名其后的是小米和蘋果。而根據美國市場調查公司NPD的數據,在北美市場占有率接近80%。80%是一個什么概念?就是說,在北美佩戴健康運動可穿戴手環的每100人中,有約80人使用的是Fitbit的產品,而不是蘋果。

          按照微笑曲線路徑,和蘋果一樣,Fitbit也同樣是將生產環節包給了中國制造,這家尚未給產品取一個響亮中文名稱的公司,目前正迫不及待的在中國市場復制其在北美的優勢。

          重新定義計步器

          根據公開資料,James Park曾就讀于哈佛,專業為計算機科學。也許受年輕校友馬克·扎克伯格創業成功的刺激,James Park也決定奮斗一下。

          從哈佛輟學之后,James Park和好友一起連續創立過兩家公司:一家是應用服務提供商Epesi Technologies,另一家是圖片分享公司Windup Labs。后者在2005年被CNET Networks (CNET)收購。

          根據James Park對《經理人》的說法,期間,他還為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開發過量化交易基金的策略軟件。

          2006年底,James Park在商店無意中發現一款搭配游戲的,于是買回來做體驗,結果發現這款基于運動傳感器技術的設備,能讓他一邊打游戲,而且還能強身健體,受此啟發,James Park發現,基于健康運動的存在巨大的市場缺失,于是,他說服了另一位合伙人埃里克·弗里德曼(Eric Friedman),在2007年共同創立了這家Fitbit公司。

          在James Park告訴《經理人》,“專注于全人類的健康”,是其創立Fitbit的初心,這個初心能讓Fitbit獲得消費者認同,而且有助于公司通向“偉大”。直白說,Fitbit公司做的事情就是:靠創新健康運動可穿戴設備,幫助消費者健康管理。

          出身于哈佛的James Park,應熟稔于本校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Michael E.Porter)的五力競爭模型理論。Fitbit的創新產品,首先是擊中了市場和消費者痛點。

          就健康運動可穿戴設備而言,鼻祖類產品其實就是傳統的計步器。但是,傳統計步器最大的缺陷卻是無法黏性用戶,使用者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放棄:有的因要長期戴在身上嫌煩,有的不小心弄丟,有的因為計步器電量不足而最終放棄。但是,James Park認為,在如今大眾對健康的需求,以及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結合下,古老的計步器到了被重新定義的時候了。

          James Park發現,除了正式場合需要佩戴手表之外,人們已經去掉了手腕上的手表,“看時間”已轉移到了手機上,也就說,人們的兩個手腕已經空空如也,而這正是健康運動可穿戴設備的占領時機。

          Fitbit首款產品Fitbit Tracker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率先在北美問世,且在不到3年的時間里,依靠這個玩意兒迅速占據了美國人的手腕。Fitbit Tracker是一個可以隨身攜帶的芯片夾測量計,夾在身上的任一部位,如皮帶或者領口處,便可以將當天的各項數據,通過和智能手機藍牙對接后,在手機端應用中被記錄下來,用戶可以因此獲得對自身健康全面的了解。這些數據包括移動距離,移動腳步數量,卡路里的消耗量以及身體的活躍時間。

          如同當初史蒂夫 喬布斯重新定義手機一樣,James Park也做了類似的事情:把一個看似人們已經墨守成規的產品,弄成了一個“新世界”。

          競爭者加速緊逼

          將計步器這類已進入墳墓的產品,重新輸入生命基因,Fitbit公司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很快獲得了市場好評,當然,資本也開始對其進行多輪注入。僅在其上市前的C輪,就獲得了來自Foundry Group、True Ventures、SoftTech VC以及 Felicis Ventures等聯合投資的1200 萬美元。最終,公司在2015年成功登陸紐交所,成為全球第一家專注健康運動可穿戴設備領域的上市公司。

          和一些靠“講故事”的上市公司不同,Fitbit公司通過其業績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根據《經理人》對其財務數據的查閱:2011年-2014年的連續四個財年,營業收入呈現了階梯增長趨勢,分別為1450萬美元、7640萬美元、2.711億美元和7.454萬美元,而其活躍用戶則從2012年的60萬,猛增了15.8倍,達到了950萬之多。

          另外,在產品迭代上,如拳擊一般,推出了諸如Fitbit Surge、Fitbit Blaze、Fitbit Charge HR、Fitbit Alta、Fitbit Charge、Fitbit Flex、Fitbit One和Fitbit Zip、Fitbit Aria等多線產品,并迅速覆蓋到全球63個國家和地區市場。

          Fitbit的崛起,讓很多移動終端廠商,基于自己產品中的健康管理功能應用,成了擺設,蘋果一度宣布將Fitbit公司的Flex和其他可穿戴產品從蘋果在線商店中全部撤下,以維護其蘋果“手表”的利益。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Fitbit 可穿戴設備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川县| 大新县| 酉阳| 普陀区| 景德镇市| 合山市| 崇阳县| 北安市| 绵竹市| 鄂托克前旗| 武隆县| 如东县| 青岛市| 平南县| 云浮市| 麻栗坡县| 高台县| 阳原县| 武安市| 西丰县| 藁城市| 边坝县| 石阡县| 大丰市| 凤山市| 绵阳市| 福安市| 乌兰察布市| 卓资县| 宣威市| 巴彦淖尔市| 高平市| 屏山县| 安新县| 曲松县| 三都| 稷山县| 义乌市| 卢氏县| 绵竹市| 灵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