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爭奪戰!微軟谷歌如何追趕亞馬遜?
不過,不少人還很記得過去那個霸道的微軟,就連如今的大企業也擔心微軟會重走舊路。最近,在選定AWS為首選云提供商,簽訂為期四年每年價值1億美元的合約之前,Salesforce曾認真考慮過Azure。亞馬遜和Salesforce均公開表示,AWS贏得該合約依靠的是產品的實力和成熟度。不過,在部分人看來,微軟輸掉該交易并非偶然,因為它才剛剛擊敗Salesforce,成功以262億美元拿下職業社交網絡LinkedIn。“我并不認為Salesforce的決定純粹基于技術考量。”格思里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7/293961.htm谷歌能迎頭趕上嗎?
要使得谷歌真正做到與亞馬遜和微軟三足鼎立,格林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直到最近,除了托管熱門社交平臺Snapchat之外,谷歌在吸引大客戶上并沒什么建樹。格林正加班加點去解決這一問題:通過重組使得她的部門在谷歌內部變得更加獨立,以及首次整合技術、產品、銷售和營銷的團隊。跟微軟的格思里一樣,她正通過提供強大的技術(涵蓋分析、機器翻譯、語音識別、地圖等等)來吸引客戶。“我們將會做更多的事情來讓客戶能夠利用自己的數據,以及使用我們的軟件來開發自有的模型。”格林說道。
這一策略幫助谷歌在有巨大數據需求的科技企業當中取得一些進展,比如Spotify。作為AWS的客戶,Spotify幾年還在谷歌的平臺上部署部分功能。憑借數據處理技術優勢,谷歌如今已經拿下了可口可樂、迪士尼等大企業客戶。
那些客戶很多都使用谷歌的云平臺來處理數據,同時使用亞馬遜和微軟的云服務來運行部分重要的應用程序。“這么做的好處在于靈活。”可口可樂將公司1000多款云應用分散在三大云平臺的首席技術官阿蘭·伯梅(Alan Boehme)表示。所有的云公司都實施常見的銷售刺激措施(如折扣、新產品的免費試用、工程幫助等等)來獲得大客戶,而谷歌則是以通過免費策略來獲得市場份額而著稱。據行業消息人士稱,該公司正嘗試通過免費提供一年的計算服務來吸引亞馬遜的數位大企業客戶。“谷歌正試圖通過提供免費資源來填補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微軟的格思里說道。格林指出,“忽然之間,我們跟幾乎所有的1000強企業展開合作洽談。”
在部分行業觀察人士看來,不難想象,未來除了較為復雜的云工具以外,所有的云工具的價格都將趨零,大型云提供商們會希望通過這樣來引誘客戶。雖然這似乎與谷歌的強項很契合,也一定程度上指示了它未來幾年的成功之路,但谷歌的可信度問題仍然是一大發展障礙。盡管谷歌顯示出了全力支持格林的跡象——CEO皮查伊出現在她的大會上,且給予其預算和權力去大舉招攬人才——但它要表現出不尋常的耐心來讓她的團隊與客戶建立關系。格林坦言這可能要數年時間。
微軟對亞馬遜威脅更大
相比谷歌,微軟更有可能對亞馬遜在云市場的長期領先地位構成最大的威脅。業界對于Azure的興趣處于歷史高位水平,微軟的領導團隊也認同云業務在公司的戰略地位。該公司正一步步解決Windows的壟斷問題(其服務器的新虛擬機器有近三分之一基于Linux),且有銷售團隊和合作伙伴網絡去跟亞馬遜的分庭抗禮。
微軟取勝的前提條件是,亞馬遜的運營表現得沒那么像是由貝索斯驅動的,沒那么高效。亞馬遜其實有出現裂縫:AWS的利潤率一直保持在20%的水平,這給人一種它的服務有時候定價過高的印象。雖然各個行業的企業都畏懼谷歌和微軟的權勢,亞馬遜也不例外。對于一些企業而言,它在零售領域的統治地位使得AWS沒那么好接受。阿里巴巴集團現在也有云部門;沃爾瑪今年早些時候也公布了名為OneOps的開源云項目。
如果亞馬遜未來幾個月感知到來自微軟的威脅,那AWS的價格勢必會急劇下降,與此同時其工具的質量則持續提升。“人們低估了亞馬遜持續創新的速度。”投資云公司的風險投資家馬克斯·加佐(Max Gazor)指出。去年,為了確保Kylie Jenner的網站做好網購星期一推出化妝品系列的準備,AWS的工程師們毫不猶豫地在感恩節加班加點。“我們是一家強硬的公司嗎?”沃格爾問道,“是的。”任何在零售行業與貝索斯及其公司正面交鋒過的人都不會懷疑這一點。
除非亞馬遜自己犯錯,否則很難看到其它公司會先于它實現1000億美元的云收入。不過,如果谷歌能夠取得真正的進展,微軟能夠縮小差距,日益精明的企業將會因它們追趕亞馬遜的努力而獲益。對于Azure是否認為自己會成為云市場領頭羊的問題,微軟的格思里表示,“這場競爭真正的贏家希望會是客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