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我國動力電池性能比日韓弱 2020年研發資金需30億

        我國動力電池性能比日韓弱 2020年研發資金需30億

        作者: 時間:2016-07-0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收藏

          6月30日,國家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在京成立。作為《中國制造2025》五大工程之首,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將第一站選在了領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7/293756.htm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我們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就是要彌補創新鏈條的斷裂環節,特別是要解決從實驗室產品到產業化之間所謂的‘死亡之谷’,將分散的創新資源和創新力量凝聚在一起,完成將珍珠穿成項鏈的‘關鍵一步’。”

          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表示,創新中心將以汽車作為關鍵領域,聚焦國內主要的汽車廠商,將一汽、東風、北汽等聚合在一起,再把研究電池主要的研發單位匯聚進來,共同解決新能源汽車動力裝備這一行業共性問題。

          根據預測,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達到200萬輛,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到1000億Wh,新增建設投資達到1000億元以上;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達到300萬輛;未來的5~10年,動力電池產業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我國動力電池性能比日韓弱 2020年研發資金需30億

         

          寄望新能源汽車產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若干國家級制造業創新平臺”。

          苗圩指出,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是《中國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之首,肩負著凝聚創新力量,打造新型載體,支撐制造強國建設的重大使命。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的成立,是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標志。

          當前制造業創新體系和創新模式正發生三項深刻變革:創新載體從單個企業向跨領域多主體的協同創新網絡轉變,創新流程從線性鏈式向協同并行轉變,創新模式也由單一的技術創新向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相結合轉變。

          制造業創新中心要解決的是面向行業的共性技術,希望通過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彌補技術創新鏈條上從實驗室產品到產業化之間的缺失環節,解決行業共性技術供給不足問題,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制造業協同創新網絡和平臺。

          一位地方政府官員對記者分析,首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平臺聚焦動力電池,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這說明國家對作為新經濟典型代表產業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寄予厚望,希望在傳統的汽車產業下滑后它能培育新的經濟動能。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動力電池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济纳旗| 盐城市| 尚义县| 平昌县| 永和县| 得荣县| 东阳市| 苍梧县| 广南县| 呼图壁县| 夏邑县| 通许县| 天等县| 河间市| 于田县| 高尔夫| 乌什县| 类乌齐县| 六盘水市| 绵阳市| 铜鼓县| 故城县| 保亭| 清远市| 珠海市| 鹿泉市| 墨玉县| 温州市| 揭西县| 灌云县| 田东县| 峨边| 北安市| 正阳县| 永登县| 玛纳斯县| 长春市| 辽中县| 宝山区| 郧西县| 菏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