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son無人駕駛汽車將要改變整個行業現狀?
近日,一則IBM無人駕駛汽車的消息打破了無人駕駛領域幾個月來不溫不火的沉默,而Watson在這輛名為Olli的無人駕駛汽車車身上的出現也讓這輛無人駕駛汽車成為了焦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6/293142.htm

Watson無人駕駛汽車要突破哪些行業局限?
Olli由IBM與亞利桑那州汽車制造商LocalMotors合作開發,可容納12名乘客,車身內置了30多個傳感器,車內使用了Watson的4個API,分別是:語音轉文字、自然語言分類器、實體抽取、文本轉語音,媒體消息稱它還可以自行診斷車輛狀態。
作為認知計算機系統內杰出的優秀代表,Watson在無人駕駛汽車上的出現無疑為將汽車的認知計算提升到了一個可觀的功能層次,同時借由Watson高效可持續循環的理解、推理、學習能力,他的出現也將幫助如今無人駕駛汽車突破這些局限。
1.交互局限
無人駕駛汽車如今可交互的功能范圍只是被谷歌、蘋果一樣的系統平臺限制在語音操控的層次內,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樣的交互并不算是真正的交互,因為交互的只是一些機器內定的交互語言,只是在關鍵詞的識別基礎上有一些特定的機械性語言回答。對比Watson,它只是具備一些簡單的學習能力,無法真正達到認知計算,而Watson顯然不受這些限制,它可以在未來的交互層面有一個高層次的功能提升,它能聽懂你說的每一句話,還可以和你聊各種你所感興趣的話題,并可以在提供多種解決方案的基礎上緩解你可能已經遇到的精神壓力。
2.服務局限
IBM2009年就將自己的業務架構調整到了云計算的業務范疇中,而如今IBM作為能夠集咨詢、服務、軟硬件綜合實力,提供端到端全面整合解決方案的廠商,已將自己的相關產品和服務覆蓋了“大數據”相關領域的各個階段、各個領域。這是IBM大數據的優勢,也是它可讓Watson在無人駕駛汽車內擴展汽車服務的硬性軟件基礎。Watson掛在的無人駕駛汽車依靠云端服務來完成自己的認知計算,并不觸碰硬件上的安全導向,所以首先不需要擔心斷網以后的行駛問題,而在大數據所覆蓋的每個領域內,數據加上Watson未來也可擴展出一些目前無人駕駛汽車所未曾能及的領域范圍,比如未來在無人駕駛汽車上車上有人生病需要手術,Watson就可通過數據庫內的數據信息以最近的醫院為行駛路線并可在行駛的過程中推算出一個快速的行駛方案,而如果將來Watson多形態的智能設備已經搭載在汽車內部,那么他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數據信息實行一些有效的應急措施,有效的預防病危的發生。
3.功能局限
Watson的加入必然會讓擁有他的無人駕駛汽車在功能上有一個質的提升,而他所具備的其他智能設備不曾具備的高效推算、快速決策能力也可以讓無人駕駛汽車的軟件平臺躍入一個不同以往的功能層次中,當這些都具備的同時,無人駕駛汽車的功能也將不會只是局限在安全的功能層次內,他有可能帶來的是高效的預見能力,并可在一定場景下為車內人提供充分的安全緩沖時間。
Watson無人駕駛汽車將要改變的行業現狀
云計算掛牽著車聯網的命脈,車聯網則是無人駕駛汽車發展過程中必須要有的東西之一,因此當Watson帶著無人駕駛汽車行走在路上的時候,車聯網的意識形態也被完全喚醒,當然這只是說軟件體系這個層面。
Watson在無人駕駛汽車身上出現必將會讓車聯網所擁有的東西更多,在上文所述的功能、服務、交互基礎上,他所能為車聯網帶來的還有多領域涉獵層次內的其它功能擴展,而在這些體系逐漸成型以后,事關車聯網未來的支付、車險等一系列相關的安全問題,也將提前被有效解決。
然后就是無人駕駛汽車軟件平臺上的各種功能以及APP,Watson的出現可能會催促著如今的這些平臺方案在一定時間段內快速消失或適當的簡化,而拋開了這些繁雜的應用,簡易智慧的平臺基礎也將在汽車領域內形成一套標準。
Olli有12人座,IBM應該是將產品定位在專車、租車這個體系內,在這個產品體系中Watson扮演的是一個傳統“駕駛員”的角色。所以說冥冥之中,Watson無人駕駛汽車也將無人駕駛汽車擴展到了專車這個領域內,而從Watson的高認知計算能力來看,未來無人駕駛汽車的專車服務也可像如今的無人收款超市一樣成為專車的標配。
從綜合的發展角度來看,Watson可算作是一個革新無人駕駛汽車的先行者,因為目前還沒有哪個企業的無人駕駛汽車具備Watson的認知能力與高效的決策能力,Watson在汽車領域的出現一定程度上也會促使其它的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有一個快速的跟進,而如果IBM像量子計算機一樣開放Watson的某些功能,也將會為智能交通領域帶來更快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