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運營商再迎大考 落實“實名制”大限將至
據報道,針對虛擬運營行業目前比較突出的“用戶實名制”問題,中國通信企業協會虛擬運營分會今天將召開“虛擬運營商落實用戶實名制自律活動”新聞發布會,虛擬運營商的大考再次來臨,又將交上怎樣的答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6/292885.htm根據近日工信部公布的關于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因為垃圾短信扣費不明等問題,共有10家企業被投訴。其中虛擬運營商占據4家,垃圾短信投訴同比上升365%。另據工信部提供數據顯示,自去年11月到今年4月底,已經組織電信企業對14萬多個涉及通信信息詐騙等犯罪的電話號碼進行了快速關停,其中基礎電信企業號碼85189個。基礎電信企業就是三大運營商。虛擬運營商號碼達到60202個,封號比例超過43%。目前來看,國內三大運營商的移動電話用戶已經超過12.9億,虛擬運營商用戶是28000萬左右,后者用戶規模僅是前者的2%,但因涉及違法犯罪被關停的比例卻是基礎電信運營商的35倍之多。
虛擬運營商其實就像代理商,從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那里承包一部分通信網絡使用權,通過自己的計費系統、客服號營銷和管理體系把通信服務賣給消費者。目前,國內做的比較大的虛擬運營商包括飛翔通訊、蝸牛移動、吉信通、遠特通信等。據虛擬運營商聯盟數據顯示,這些虛擬運營商的用戶數據都超過200萬。
原因應該說跟他們的經營情況應該說和實名制推廣有直接關系。現在來看,流量不清零、免月租、無漫游費,虛擬運營商之前在發展模式上,仍然是打出這些噱頭,以低資費來吸引用戶。但在三大運營商現在已經經歷幾輪的提速降費后,虛擬運營商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經常會出現一些批零倒掛的現象。
一家虛商也稱,現在成本壓力越來越大,聯通向他們收取號碼資源占用費,每個號每個月3塊錢。如果他們手里有100萬個號開不出去,每月還要向聯通繳納300萬。號碼資源占用費等成本迫使虛擬運營商迅速開卡,但為了落實實名制,虛擬運營商還要投入大量成本。據了解,配備一部身份證識別的機器,至少要花費1000元以上,而每次認證用戶身份還需要向國政通繳納費用,每個用戶近1塊錢。
工信部公開資料顯示,4月底關停的6萬個虛擬運營商號碼對虛擬運營商形成了很大壓力。不少虛擬運營商已經開始另辟蹊徑,比如向海外發展。換句話說,由于成本壓力,對虛擬運營商而言,推行實名制會讓他們的客戶再度縮水,反過來又會對實名制的進一步推廣帶來阻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