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市場分析 > 華為做PC,是不是有錢任性在玩票兒?

        華為做PC,是不是有錢任性在玩票兒?

        作者: 時間:2016-05-25 來源:百度百家 收藏

          已經很久沒有一款筆記本電腦,能在發布之后被大家持續關注,甚至想做到“飽受爭議”,都不太容易了。不過HUAWEIMateBook是個例外,自從今年2月在MWC2016上亮相以來,它在行業激起的漣漪一直在回蕩。5月26日,HUAWEIMateBook就要正式在國內上市,即將面對一個全新市場的考驗,而傳統廠商們肯定也會積極防御,巨頭們的跨界PK,向來不乏看點。各種聲音中,質疑的也不在少數,畢竟“一個做基站和手機的”,憑什么殺入市場,和耕耘十數年、渠道根基穩固的“老炮兒”們競爭?做PC,是不是在玩票兒?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1672.htm

          挺身殺入PC市場,的著力點應在哪

          我們知道,華為是通信起家的企業,是移動互聯網大潮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而PC產業,恰恰是受移動互聯網波及較少的產業。PC市場的增速和利潤的不斷下滑已是共識,面對這樣一個陌生的、早已是一片紅海的領域,華為殺入,看起來不但無利可圖,甚至會為財務報表帶來拖累,似乎不符合商業邏輯。

          但問題是,為什么PC不受移動互聯網波及?如果只是像2004~2006年的智能手機那樣,時候未到呢?比如說,iPad或AndroidPad,帶4G模塊的很多,基本上就是一個大號的手機,網絡通信很方便。但是帶4G的筆記本就十分稀有,在很多商務場合,筆記本都很難方便快捷地連接網絡,記者們帶著筆記本去開新聞發布會,關鍵時刻連不上WiFi,滿酒店找信號的情況不在少數。

          這只是傳統筆記本眾多短板中的其中一點,但也是比較關鍵的一點,傳統筆記本在移動通信上的便捷性短板,是筆記本遠離移動互聯網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移動通信恰恰是華為等手機廠商的強項,他們不但善于在硬件上考慮周全,在挑剔的手機用戶的磨練下,軟硬結合和易用性上也做得很好。舉一個真實的例子,華為的WiFi+技術,可以智能辨別WiFi熱點的信號質量,并能自動選擇最好的WiFi,也能自動切換為4G,還支持一鍵登錄公共WiFi的功能。這樣的功能帶來的聯網體驗,自然是傳統筆記本電腦不可比擬的。所以,在移動通信領域練習的百般武藝,而這些武功招招都指向了PC的短板,體量足夠大的華為,自然想去施展拳腳。

          如果華為把自己定位在PC設計和制造端,肯定沒有希望打破現有的市場格局,即便投入巨大資源搶占了一定的份額也毫無意義。華為的機會在于,目前PC巨頭們,在移動通信領域的實力普遍不強,所以在BYOD的潮流中,華為如果能抓住傳統PC網絡通信、易用性等痛點,發揮自己的長處——通信、云服務、軟硬件整合等,華為就有機會攪動整個PC行業,甚至會成為帶動PC行業朝移動互聯邁進的排頭兵。

          華為的矛,能刺破傳統的盾嗎?

          當然,面對一個相對陌生的行業,華為肯定會面臨諸多困難。

          首先是產業鏈,無論是手機還是PC,新進廠商死在產業鏈上的比比皆是。但是我認為這條用在華為上不太合適,根據公開報告,華為的手機占比已經排行全球第三,而華為平板電腦的占比排在全球第五(IDC2015Q4數據),雖然和第一的蘋果iPad有差距,但也是不可小覷的位置。

          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有許多共通的地方,特別是像HUAWEIMateBook這樣的跨界產品,屏幕、內存、閃存、電池等重要部件基本是通用的,所以華為只要和英特爾、三星等上游供應商保持良好關系,上游供應無論在量和價上都不會出大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渠道。當下的PC,商務用途是大頭。而商務PC的采購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說要進入政府采購、企業采購名單,又或者是和系統集成的整體解決方案打包銷售。這些是傳統PC巨頭的強項,華為在這方面幾乎沒有積累。我認為,華為想一開始就強攻這些渠道必定會吃力不討好。

          應該看到的是,PC依賴商務渠道,一方面是個人消費需求偏向了手機和平板電腦,另一方面也和傳統PC自己不爭氣,沒有做好體驗有關。如果HUAWEIMateBook經過迭代改善,在輕便性、聯網便捷性、快速指紋解鎖開機、數據云同步等方面做好,在BYOD的需求下,借助手機渠道和電商渠道,比較符合HUAWEIMateBook“攪局者”的定位。

          第三個問題是專利壁壘。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PC巨頭,都積累了數以千計的專利。手機廠商進軍筆記本領域,很容易就會在專利問題上觸雷,這在歐美市場更為明顯。對于全球化布局的華為來說,隨著HUAWEIMateBook的推陳出新,專利問題是遲早繞不過的坎。不過,在飆專利數上華為從不缺底氣,傳統PC廠商的軟肋是通信技術,當遭遇專利訴訟時,國際上不乏專利互換、交*授權的案例,華為完全可以照此辦理,用通信技術的專利進行交換。

          當PC“輕”到可以被刮起風口紅利就會到來

          在短線看,華為殺入PC市場,對企業整體利潤率短期會造成負面影響,因為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宣傳和渠道成本,光靠一兩款產品的銷售,顯然無法抵消龐大的投入。

          但是從長線看,華為做筆記本更多是從生態上的考量,據IDC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PC出貨量為2.762億臺,雖然全球PC市場近幾年持續在遞減,但是市場上PC的保有量數以十億計,這些產品大都和移動互聯網脫節,因而更新換代周期越來越長。

          隨著手機廠商的加入,如果筆記本真的像智能手機那樣越來越輕薄易用,那么遲早會迎來更新換代的“引爆點”,會形成龐大的、高價值的商務入口。正如智能手機那樣,在這個入口上可以嫁接其它服務,帶動和構筑完整的生態。

          這有點像當年,微軟利用自己龐大的現金流,強行殺入游戲主機市場,據統計,微軟為第一代XBOX投入了50~70億美元,并產生了巨額的虧損。后來的故事大家也知道,XBOX的收入逐年增長,在2015年的營收達到了91億美元,利潤超過10億美元,牢牢地握住了客廳娛樂的市場,光是XBOX的品牌價值就不可估量。

          手機廠商如果沒有PC業務,在PC移動化進程達到爆點時,很可能就會踏空重要的商務入口,在這一領域受制于人。因為移動商務是高價值服務的理想嫁接地。所以華為不顧當前利潤的得失,切入PC市場,為的當然不是PC制造的毛利和營業額,而是先把可能的風口先把住,如果移動商務勁風吹起,受益者將會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手機廠商。

          我一直認為,筆記本電腦本不應該遠離移動互聯網,只是老邁的Wintel聯盟和習慣于寄生在Wintel聯盟下的PC廠商們,延緩了筆記本電腦的移動互聯網進程。而HUAWEIMateBook,是倒向傳統PC行業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如果能帶動更多的手機廠商,把手機行業的迭代速度和對用戶體驗的重視帶入PC行業,那么PC行業移動互聯化的進程就會大大加快。

          可以預見的是,HUAWEIMateBook不會一蹴而就,可能需要迭代到第二代或者第三代時,HUAWEIMatebook才能真正被消費者和渠道所真正認可,但我對華為這種跨界攪局者報以樂觀的期待,也堅信華為在PC界激起的“鯰魚效應”,將為PC行業帶來積極的效果和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 華為 PC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冈县| 沙河市| 大渡口区| 晋州市| 宕昌县| 新田县| 鄂伦春自治旗| 溧阳市| 开封市| 海晏县| 乌兰察布市| 蓝田县| 正定县| 巴彦淖尔市| 江北区| 彭山县| 香格里拉县| 竹北市| 鄂伦春自治旗| 屏南县| 高淳县| 闻喜县| 隆尧县| 南江县| 兴业县| 大丰市| 陈巴尔虎旗| 太仆寺旗| 保康县| 威远县| 凌海市| 周口市| 通州区| 遂溪县| 临城县| 淮南市| 南溪县| 福泉市| 长治县| 新巴尔虎左旗|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