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君辭任漢能董事會主席始末
漢能薄膜將引發巨額虧損的首要原因歸結為股票持續停牌。其自去年5月20日起停牌至今,漢能薄膜認為這對其聲譽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1472.htm年報稱,若干現有及潛在客戶、業務伙伴和供貨商等,由于其股票停牌,已表示欲減少或暫停或延遲合作計劃,令其收入及盈利能力均出現了下跌。
繼宜家終止合作后,漢能薄膜發電于去年11月宣布,與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在當年2月簽署的股權認購協議最終完成時間由2015年10月31日延后至2016年4月30日。此后,當年12月,該公司宣布截至當年11月30日,因寶塔石化集團有限公司與內蒙古滿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這兩家設備購買方,在銷售合同中的累計付款未達到全部設備總價款的80%,故股權認購協議失效。寶塔及滿世兩份認購協議的相關認購款項合計約220.58億港元,終止協議令漢能薄膜的現金流計劃重挫。
報告披露,去年漢能薄膜對漢能控股及其附屬公司的應收合約客戶總額約為23億港元,貿易應收賬款約為26億港元,其中26億港為逾期款項。
據報道,漢能最優質的資產——金安橋水電站股權及收益權早已被質押殆盡,明年還將有15億元債券到期。
資金困境已多次引發“漢能將出售水電資產”的傳言。不過,漢能方面稱,該消息“并不屬實”。目前該集團正在引進戰略投資者,但其表示“相關洽談尚在進行中,暫無明確結果”。
不過,漢能薄膜的資金問題已影響到了其新業務的開展。據媒體報道,去年2月,該公司高調宣布將在2015年底推出一款全太陽能動力汽車,但并未能實現。漢能集團相關人士表示,主要是缺資金,所以這個項目往后推了。目前已生產出第一款智能商務概念車,后續還有家用型等兩、三款概念車。
尋求盡快復牌
李河君在經歷大起大落后,正在積極尋求復牌。
今年兩會期間,李河君對媒體表示,漢能薄膜正在繼續配合香港證監會的工作,積極溝通消除廣大投資者對相關事項的疑慮,對復牌充滿信心?!拔覀冇凶銐虻膶嵙湍芰獙ΜF在的危機。雖然現在對我們來說危機已經過去了,但是我們將繼續盡更大的努力讓企業發展得更好?!?/p>
無論是大幅削減關聯交易還是業務模式調整,都彰顯了漢能希望盡快謀求香港證監會允許其復牌之心。
漢能薄膜公司董事會表示,目前正尋求法律意見,加強和監管層的溝通,尋求盡快復牌。
作為漢能薄膜母公司的漢能控股曾表示,漢能控股正一邊開展重組,一邊積極和各方溝通,爭取國家支持。而最近有消息稱,2015年,漢能控股被列入“國家專項建設基金”支持單位,并獲得國開行6.36億元專項基金支持。此筆資金,對漢能山東淄博基地一期600MW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項目起到了重大推進作用。
事實上,在業內人士看來,漢能能夠獲得國家層面的關注與支持,與其所掌握的全球領先的薄膜太陽能發電核心技術密切相關。
據了解,目前漢能的柔性薄膜電池擁有4項世界紀錄。其中,銅銦鎵硒有兩項,GSE柔性共蒸法薄膜電池量產芯片小尺寸冠軍效率17.2%,全球第一;MiaSole多元素濺射法柔性單串組件效率17.3%,全球第一。另外,Alta Devices公司砷化鎵雙結電池轉化率31.6%,單結電池轉化率28.8%,均為世界第一。
2015年12月,漢能承擔了銅銦鎵硒光伏組件國家標準主編工作。截至2016年2月,漢能在全球擁有專利申請1226件,其中60%為發明專利。這些核心專利,讓漢能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
漢能還對外透露,將加快高端裝備國產化進程,擴大生產規模,加快生產線的改造與升級,重點把領先的銅銦鎵硒和砷化鎵基地盡快建立,未來形成柔性、高效薄膜電池的大規模生產能力。
“其實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漢能就有很多項目落地,只是外界很多人把目光都盯在了漢能股票停牌上來,很少有人會注意到漢能發生的其他變化?!睗h能一位內部人士表示,“就我們自身的感受來說,漢能如今正在逐步復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