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真有那么神?我們來告訴你真相
許多人都追求用可穿戴設備告訴自己今天走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運動量,但是像健身手環這樣的設備真的有那么準確嗎?或者說可穿戴設備真的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如廠商所宣傳那么大的便利嗎?我們不妨來看看那些關于可穿戴設備說法,有哪些被夸大了、又有哪些不那么準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0633.htm說法:可穿戴技術只有三分熱度
.png)
真相:使用多久完全取決于個人
可穿戴設備有好有壞,無論是手環還是智能手表,雖然有些產品似乎讓我們只維持住了三分鐘熱度,但是別忘了還有不少產品讓許多人從都到尾都在堅持使用。
有些可穿戴設備變成了一次性用品、有些則徹底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可穿戴設備的前景無法估量,因此不要僅憑一些用戶的喜好就斷定這是一種“三分熱度”的產品。
說法:智能手表離不開智能手機
.png)
真相:并非所有時候都是這樣
許多人都強調智能手表想要發揮更大的作用,是離不開智能手機的,尤其是許多核心功能,比如顯示通知和來電等都要與智能手機配對才能使用。
不過現在有三星的Gear S和S2這樣的產品,可以內置SIM卡獨立使用,這樣就無需連接智能手機也可以接收短信或者顯示通知。另外就算是Apple Watch也可以在獨立使用的情況下追蹤你的運動數據。
說法:VR設備會讓你感到不適
.png)
真相:有些內容的確如此,但優質的內容不會
現在,的確有些虛擬現實內容會讓一些人感到頭暈惡心,并且暫時還沒有明確的原因。比如一些過山車或者讓用戶的視線跟著內容不斷旋轉或移動的虛擬現實內容會讓一些人想要嘔吐,而這也讓許多人對虛擬現實的印象不是很好。
不過,現在已經可以通過增加屏幕分辨率或者提升畫面幀率的方式來降低這種事件發生的概率,并且起到了明顯的效果。而許多Oculus Rift和Vive設備的演示內容都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因此來自優秀廠商的優秀內容或設備在這方面要比小公司的產品更靠譜。
說法:10000步就燃燒400卡路里
.png)
真相:有可能但不完全準確
這是一個合理的數據,但是要在一定的條件下。400卡路里的消耗量是針對一位45周歲、體重75公斤的用戶,同時還有許多其它因素也會影響步數與卡路里消耗之間的關系。
比如你的速度、步幅、上樓還是下樓等等,因此如果你真的要減肥,不要完全依靠智能手環對卡路里消耗的計算,除了每天走1萬部之外,適當減少飲食也很重要。
說法:健身手環可以追蹤運動數據
.png)
真相:取決于你對追蹤定義
大部分健身手環都沒有GPS功能,因此它們并不知道你從哪出發、跑到了哪里、也不知道你去過哪里。所以健身手環無法準確的判斷你真正的跑步距離和路徑。
而這些健身手環智能通過內置的加速度計和陀螺儀進行大概數據的統計,在準確性上,看你究竟有什么要求了。
說法:睡眠追蹤設備會讓你睡個好覺
.png)
真相:更多的睡眠=更好的休息
睡眠追蹤設備可以統計你的睡眠周期、可以在最適合的時候叫醒你,這個過程被稱作“慣性睡眠”。不過這些都僅僅是輔助功能,要知道,最好的睡眠還是要靠多休息,而不是一款產品就能帶給你顛覆性的幫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