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智能可穿戴產業往何處去?
2、智能可穿戴的最大金礦在醫療健康領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953.htm運動手環的含金量,相對于醫療健康可穿戴設備而言是九牛一毛。誰真正做透了醫療級可穿戴產品,誰將引領可穿戴的未來發展。如何做深做透呢?我認為醫療級可穿戴設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其一,可穿戴產品扮演家庭醫生角色,解決職場人士的健康呵護問題
如今,大量的職場人士都處于亞健康狀態,不但睡眠質量不好,而且處在“三高”的邊緣。怎么解決?有了能抓取心電圖、心率、血壓等系列數據的可穿戴設備,云端深度學習算法就可以通過長期記錄的大數據,判斷健康趨勢,APP會提醒用戶并給出鍛煉方案。通過可穿戴設備探測心臟數據,還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現連續加班熬夜導致的猝死悲劇。
其二,可穿戴產品通過數據輔助診斷,降低醫生的工作量,緩解醫生人力資源緊缺問題
通過可穿戴設備能提前獲取了身體病情數據,從而向醫生提供可作為診斷依據的可靠數據,一般經驗的普通醫生就可以負責診斷,甚至可以通過互聯網就可以遠程診療。智能可穿戴設備能夠大大降低醫生的工作量,更好地優化醫療資源的分配。如同阿爾法狗戰勝圍棋世界冠軍一樣,云端的人工智能醫療分析算法,也將像一個真正的醫生一樣,去為病人進行輔助診斷服務。
其三,可穿戴產品實現了復雜醫療監控設備向更易用的消費電子的轉化,成為了社會化管理老人健康問題的手段
中國的老齡化社會已經到來,老年人都是患慢性病居多,平時要防患于未然,突發疾病要得到及時處理,空巢老人這么多,子女都不在身邊。怎么解決?這就需要研發給老人7x24小時佩戴的可穿戴設備,不但可以采集醫療數據,而且也可以給子女、醫生、社區做及時通知和服務呼叫。老人對于使用傳統醫療電子設備有著很高的學習成本,往往用不好乃至最終放棄使用。產品的人性化設計工程學水準特別關鍵,使用步驟簡單、免維護也很重要。
那么,問題來了:醫療健康領域是可穿戴的大金礦,但是為什么這兩年沒有什么顛覆性的智能可穿戴醫療產品推出?
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是涉及到疾病診斷和預防的可穿戴設備屬于醫療器械,在中國要通過CFDA認證,在美國要通過FDA認證,政府管理都非常嚴格,市場準入門檻高,產品研發投入周期長,技術難度大。
華米在這兩年來,也踩了無數的坑,積累了專利及核心技術,才一步一步把消費電子產品的易用性與醫療設備的嚴謹屬性結合起來,逐步進入了這個有更多價值的領域。我們也看到全球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在這個領域不斷發展。

第二點,在互聯網醫療領域,智能設備只是工具,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服務是關鍵,制度和資源是保障。可穿戴公司只有通過提供可穿戴移動醫療設備及基礎人體醫療數據服務,有開放的心態,與第三方整合了大量的醫生、診所及醫院資源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合作,才能為用戶提供完整的醫療服務。這樣的整合,無論在國內還是歐美,都需要較長的時間,讓可穿戴產業與互聯網醫療產業的創業者們相互磨合與認知。
在這個大風口上,傳統醫療設備巨頭偷覷已久,隨時都準備進入,這又將是一場創業公司與巨頭共舞的盛宴。
3、智能可穿戴很快將與服飾融合,它與時尚必然要緊密結合
去年,華米短短幾個月就向李寧品牌出貨100萬個“華米智芯”,證明了智能運動跑鞋市場的巨大潛力和成功可能性。眾多創業公司也因此加入了為各大運動鞋品牌提供智能模組的市場行列中。華米也跟更多的品牌開始合作。
我預計2016年植入智能模組的運動鞋有可能在中國市場售出超過一千萬雙。
鞋的智能化,只是這個產業的開端。配飾的智能化潛力更巨大。全球范圍內已經有不少創業公司都在嘗試將智能模塊植入到配飾乃至衣服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