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重獲新生 需先“揮刀自宮”
當前,由于眾所周知的現實環境及綜合因素影響,對中國許多家電企業來說,解決生存危機比實現科學良性的發展更加迫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718.htm我們治理企業,必須同時考慮解決生存問題和發展問題。生存問題是優先問題,但不能是唯一問題。企業生存問題反映到財務報表和實際經營當中,往往就是收支失衡和現金斷流。由此問題出發,企業能想的招無非是,要么找銀行擴大授信或希望盡快放款出來,要么拖欠應付款,要么減薪裁人,要么借高利貸,要么降價出貨回籠資金。凡此種種,皆為止血之法,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但是,我們明知非根本之策卻又不得不使用這些手段,因為只有大量降成本或回籠現金,才能保證企業可以活下來。企業僥幸活下來之后,如果只要稍微有點錢,馬上就進行盲目發展和低層次發展,不能聚焦主業,不能聚焦價值創造,不能聚焦利潤提升,不能聚焦創新適應,就不能成為真正的時代領航者,總是在一輪輪變革與變化中風雨飄搖,這也是許多企業家的切膚之痛。中國家電企業要想率先完成轉型和告別傳統發展模式,就必須認真學習和實踐金庸武俠小說《葵花寶典》里的入門法則(欲練神功,必先自宮),重新設計和構筑商業模式。

縱向一體化經濟模式在新經濟面前喪失競爭力
由古代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以及近現代至當代的歷次工業革命,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獨特的進步性,但基本上均屬于縱向一體化經濟模式之下的內部分工與整合。即使到近代和當代,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分屬兩個陣營,但在我看來,本質上都是屬于縱向一體化經濟模式。在縱向一體化經濟模式下,每個企業都希望掌握所有環節及更多資源。我們只要深入分析便可以看到,有多少個地方政府(省、市、區縣、鎮),就可能有多少個同行企業;有多少家同行企業,就會有多少個同類性質的部門。每個企業的這些部門都在從事搞研發、制造和銷售,各自擁有資源,各自封鎖信息,各自或明或暗較勁。
如果我們認可現有經濟發展模式,由每個企業的實際需要來看,這些職能部門一個都不能少,五臟俱全才能正常運營;但從整個產業來看,這已經是極低效率的方式,做了大量不增值的浪費工作。此外,企業內部也存在此種無端消耗資源的情形。我們殊知,這些企業長期激烈膠著,產業效率和整體競爭力卻在不斷下降,實際銷量、實際產量和理論投資設計產量之間鴻溝巨大,產能過剩嚴重(許多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可能低于40%,資金利用效率更是低得可憐),產業升級資源稀缺,產業競爭停留在原始階段(降成本、降質量、降價格,大規模生產),這就給了外面那些更高明的“野蠻人”以最好的進攻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