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調研發現:2030年或將迎來移動支付時代
免費公共WiFi: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要小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670.htm不久前的央視315晚會中,網絡專家通過現場演示還原犯罪分子通過免費公共WiFi盜取個人信息的真實案例,盜取過程之簡易迅速令人咋舌。本次調研中,在“為公共Wi-Fi中進行網絡活動的危險指數評分”的題目中,使用網上銀行(72%)、云端數據同步(53%)和銀行/貸款抵押信息(60%)位列高風險網絡活動的前三名。
“由于黑客攻擊個人和企業服務器的事件頻發,人們常常會把‘網絡安全’與‘黑客攻擊’聯系起來,但網絡安全行業也正因此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IEEE會員、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CyLab網絡安全研究所負責人David Brumley表示:“近年來出現了秉承著‘為美好生活而入侵(Hacking for Good)’理念的 ‘白帽子黑客’,不僅讓學生看到了新的就業方向,甚至能顛覆人們‘黑客威脅網絡安全’的傳統認知。我們應該積極地鼓勵及培訓下一代的網絡安全技術人才,才能為未來互聯網生活提供應有的保障。”
家庭網絡監控:守護數字之家的第一道防線
隨著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家居電子設備紛紛接入家庭網絡環境之中,在方便人們日常生活的同時,卻也增加了家庭網絡安全的風險。家庭網絡監控恰恰是保障家中網絡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然而,調研結果卻顯示有超過三分之一(37%)受訪者沒有對網絡活動進行定期監測。在有定期檢測的受訪者中,為家庭網絡設定自動警報(每當有新設備或IP地址嘗試連接家中網絡,系統則會自動彈出警告)成為首選檢測模式(22%)。此外,也有部分受訪者采用實時可視化監測(11%)和云服務監控(3%)的形式進行家庭網絡活動監控。
當被問及“哪種安全威脅將隨著未來網絡安全技術發展得到最大的改善”時,大部分受訪者選擇了身份盜竊問題(42%),緊隨其后的選項分別是破解網絡匿名(27%),盜版問題(18%)和病毒攻擊(1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