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匆忙打造智能工廠意圖何在?
德國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產制造國家,面臨著互聯網時代制造領域升級轉型的巨大挑戰。除了技術背景,德國政府實施智能工廠的主要原因,還是想將互聯網技術、信息和通信技術集成到傳統的制造業,以維持其全球市場領導地位,并為推廣CPS技術和產品建立和培育新的市場,成為智能制造技術的主要供應大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301.htm

德國大力推進智能工廠首先是互聯網時代對于傳統制造業的強烈沖擊。因此,如果德國想在全球裝備制造領域繼續保持領頭羊的地位,就要通過工業4.0戰略的實施,將互聯網技術與傳統行業有機結合在一起,對傳統行業進行變革以符合新的營銷理念、新的市場需求和新的技術發展的要求,再度提升其全球競爭力,成為互聯網時代工業制造技術的供應者和領先者,并將這種系統工程推向全世界,保持其全球生產制造行業掌門領袖的地位。
德國為何要急于打造智能工廠?
第二個因素是世界經濟全球化對于產品生命周期的影響。由于互聯網時代帶來了世界經濟的扁平化,帶來了工業產業如何保持持續發展的新挑戰,帶來了由信息的開放性和傳播的快速性造成的產品生命周期的根本性變化。所以制造工廠的設計和建造需要滿足生產制造布局全球性、制造方式靈活性、產品生命周期縮短和企業發展持續性的需求。
這些需求就是工業4.0戰略在所有工業領域要解決的問題。 而智能工廠的目的就是要產生一種新型的生產制造模式。從單純生產產品的技術角度來講,這種新型的生產制造模式要能適應產品生命周期的新變化。這種變革需要融合產品研發、生產、市場、服務、運行及回收各階段的動態管理。這恰恰是建設智能工廠的首要任務。
第三個因素是推動智能制造以鞏固德國在制造領域的領先地位。德國在推動工業4.0這一國策時將重點放在智能工廠上,這關系到德國如何繼續占領傳統工業領域的制高點,打造國家制造業競爭新優勢。老牌工業強國德國期望通過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來實現德國的工業制造由自動化向智能化和網絡化方向升級的目的,實施智能工廠和智能生產兩大戰略,通過不同層面的智能化變革實現全局的智能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