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事件之痛-中國整機產業的皇帝新衣
編者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許多年后回過頭來看,這次中興事件對國產IC產業是個轉折點,但不管怎樣,當下真心希望他能度過難關。
筆者認為最好的方式還是吸引民間資本。民間資本只要有足夠大的市場,足夠大的利潤,他就會心動。而一開始團隊技術水平跟先進水平有差距,無法參與全球競爭,可以攫取的市場規模必然沒有那么大。這個時候應該是國家出馬,通過補貼和獎勵整機廠商的方式,在不損害整機廠家成本競爭力的前提下,在初期允許國產芯片商賣一個高價,獲得超額利潤,彌補巨額研發的投入,吸引民間資本進入。后期,根據芯片累計裝備的數量,逐步減少補貼,最后達到市場定價,進入國際市場參與競爭。這種政策好處是錢肯定都花到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中,誰最后裝備,誰做的東西能用,就補貼誰。當然要注意防范騙補的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284.htm至于研發風險和選擇錯誤風險,讓民間資本來去承擔。民資花自己的錢,自然會慎重選擇團隊,即使研發失敗,也能坦然接受。這樣一份國家補貼,可以吸引多份民間投資,只要其中一份兒成功量產,國家就賺到了。
當然所有的前提是我們還有一個強大的,有國際競爭力的整機產業。只有他們,才有動力去試用還在襁褓中的國產IC。筆者在推廣國產IC的過程中,最感動的就是這群整機廠家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任何的利益驅動,他們是發自內心的愿意去幫助國產IC,有時上司都允許放棄了,他們還加班加點幫助國產供應商查找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