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技術為什么難普及?
在去年的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廠商們紛紛推出了支持無線充電功能的智能手機產品,今年的MWC大會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無線充電仍然面臨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7891.htm無線充電應該是一種很簡單的、給智能手機、智能手表或者其他移動設備充電的技術,它應該采用單一的充電標準,但是,這項技術已經在不統一的標準中度過了5年以上的時間。那么,到底是什么阻礙了無線充電技術的普及呢?
一開始,市場上有Qi、PMA與A4WP這三大主流標準,而隨著后兩者的合并形成AirFuel,無線充電市場變成了Qi和AirFuel的競爭之地。從技術的層面來說,AirFuel似乎要比Qi更出色一些,因為它的充電距離更遠,穿透性更強,同時它的充電效率也更高。
但是,目前支持Qi無線充電標準的智能手機則比AirFuel要多一些,同時支持這兩種充電標準的智能手機制造商并不多,比如大名鼎鼎的三星。
需要提到的是,并非所有的廠商都選擇這兩種無線充電技術,比如蘋果就在AppleWatch上使用了接觸式電磁充電技術,并試圖通過不斷的完善來實現更遠距離的充電。此外,也有廠商在研發新型的充電技術,比如Energous就已經在WiFi無線充電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換句話說,目前的無線充電標準并不能讓所有人滿意。
除了充電標準的不統一之外,無線充電技術還需要解決使用成本方面的問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管是使用Qi還是AirFuel進行無線充電,都需要在充電墊的配合下才能實現。對于擁有數款移動設備的消費者來說,他們可能需要購買一個甚至多個充電墊才能給自己的所有設備進行同時充電。
另外,也有消費者選擇購買配有充電墊的家具,其售價也不是人人都能夠接受的。而對于商家來說,如果在餐廳、酒店等場所中加入無線充電墊的話,除了成本較高之外,還有可能面臨客戶不感冒的尷尬境況。
因此,如果無線充電技術無法解決當前的這些問題的話,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普及。此前,英特爾公司的副總裁Skaugen曾經表示:“我們需要一個解決方案,讓世界上的任意一款設備都能夠實現統一標準的充電體驗。”但是,這個解決方案可能會是USB-C,而不是無線充電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