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電池巨頭紛紛涌入 中國本土企業何去何從?
編者按:無論從汽車保有量,還是汽車產銷數據來看,中國儼然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所謂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在利益的驅使下,不少國外電池供應商紛紛來到中國建廠,在國外企業優勢非常明顯的狀況下,本土電池企業應如何應對。
前有三星、LG、松下,而今,德國博世也欲在中國投建鋰電池工廠,生產動力電池以供應我國市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7881.htm
博世動力電池技術不容小覷 國外企業紛紛涌入
說起德國博世集團,大家肯定不陌生。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技術供應商,博世專注于精密機械及電氣工程,一直以其創新尖端的產品及系統的解決方案聞名于世。在動力電池技術方面,博世于2014年收購了美國加州的一家新興公司--Seeo。據了解,Seeo有著領先的電池技術,特別是新型的固態電池。
通過全球多個研發中心的合作,博世宣布現已開發出不含液體電解質的鋰電池。這款電池不需要冷卻系統,而且不像傳統的鋰電池存在起火風險。另外,博世還宣稱,將在2020年之前發售一款固態新型電動汽車電池,能使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增加一倍,同時成本減半。
其實在博世之前,韓國的三星、LG,以及日本的松下均在中國建立動力電池基地和工廠。這三家電池巨頭進入中國市場,已經引來了不小的恐慌,如今再來一個博世,將會對國內電池企業產生巨大沖擊,若技術跟不上、成本降不下來,則地位岌岌可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