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與TCL百億產業并購基金背后 下什么棋?
通過基金戰略提升TCL的產品技術能力、服務能力、品牌工業化能力、以及全球化能力,共建產業生態鏈應對全球競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2/287456.htm基金背后,大家都很難,如果能解決這道難題,就是好消息
2016年被認為依舊是艱難的一年,很多企業在開年戰略當中提到強化自身產業能力外,更重點提到在資本市場獲取發展突破。
此次TCL集團與紫光設立產業并購基金,不禁讓人聯想到作為制造企業的上市公司在實體產業中是否遭遇天花板。
李東生對此回應道,“2016年,從各個機構發布的企業信心指數上看,都是歷年企業最低的一次,這個趨勢是理性的。但中國很多企業家的實際信心指數要比機構發布的指數高很多。大家的共識是,挑戰是存在的,雖然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自身,在這輪優勝劣汰調整的過程中改變自己。”
李東生認為,好消息是大家都很難,壞消息是行業難。大家都很難,如果你能解決這道難題,那就是好消息,我們希望在這輪全球產業調整中,通過產業并購基金的方式為我們尋求更多機會。
“收購和一個企業的發展沒有直接關系,有可能收購越多,企業發展越好,證明這個企業的能力非常優秀”,趙偉國對產業并購認為,并購是比較兇險的事情,70%都會失敗,不失手的關鍵是一定要想透,一定要收購好的企業(具有好的產品好的專利),
對于紫光和TCL合作這件事,趙偉國的看法是,“這是一個趨勢,這幾年產業在生態化,資本在關聯化,生意圈化,我們這個圈子里大家通過資本的協同、業務的合作,實現強強聯合的能力,你不在這個圈子,將來很難玩下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