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與挑戰并存,ADI用創新引領通信變革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我們可以看到4G正在從廣度和深度兩個方向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同時我國三大運營商也在持續加大對4G網絡建設的資金與技術投入,并與相關技術廠商展開積極合作,開創4G+的新時代。而在今年,國際電信聯盟也正式確定了5G的法定名稱“IMT-2020”,并確定了愿景及標準化工作的時間表,這標志著5G的標準化工作正式啟動,小基站成為今年移動通信領域的明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2/287087.htm從2G、3G、到4G LTE,再到業界關注的5G,通信技術在不斷向前發展著,相應的越來越多的技術廠商逐漸意識到無線通信行業所蘊藏的巨大前景和發展空間,作為全球領先的高性能信號處理解決方案供應商,ADI公司始終憑借技術創新為無線通信行業提供技術支撐,為民眾生活和溝通提供更多便利。
從2G到不遠的5G,每一次升級都相當于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的里程碑,而每一個里程碑背后都是技術上的變革。ADI公司亞洲區通信業務拓展經理解勇對此表示,首先,通信技術的演進帶來的是數據速率的提高和用戶體驗的提升,新一代無線基站需要支持更寬的帶寬,及采用智能天線和MIMO技術來提升系統容量;其次,隨著通信制式和射頻頻段越來越多,對軟件定義無線電架構的共平臺設計的需求更為迫切;同時,由于4G及未來5G頻段越來越高,室內穿透性變弱,對小基站的需求也將加大;另外,節能綠色環保是全人類的共識,這就要求系統設備功耗更低,體積更小,更便于安裝和維護。
ADI公司亞洲區通信業務拓展經理解勇
對于當下火熱的4G、5G而言,包括ADI公司在內的技術廠商在面臨巨大機遇的同時,也遭遇諸多技術挑戰,解勇先生認為,4G、5G主要技術挑戰在于系統尺寸、功耗和成本的降低,特別是5G,由于將采用大規模MIMO技術,對芯片集成度,功耗以及系統時鐘相位同步要求更為苛刻。ADI公司深入洞悉行業發展趨勢,很早就布局針對下一代通信制式的創新性中射頻解決方案,一個是全集成高性能低功耗射頻收發器產品,另一個通過并購Hitttite,實現從比特到毫米波全信號鏈解決方案,從而助力客戶更好的解決4G和5G無線基站所面臨的上述技術挑戰。
面對這些挑戰,ADI公司憑借自身的技術創新,集合強大的研發力量開發出諸多業界明星產品,并獲得市場的廣泛好評,解勇先生以ADI最新的產品AD9361舉例介紹道,這套完整無線電設計方案集多種功能于一體,包括FPGA夾層卡(FMC)和廣泛的設計資源(Gerber文件、參考代碼、Linux示例應用和驅動程序以及設計支持包)以供下載,并聯合Xilinx、安富利(AVNET)合作開發基于SDR架構的參考設計。AD9361集成2個通道的直接變頻射頻接收器和發射器、模擬濾波,數據轉換器,、頻率合成器以及系統校準功能,工作頻率范圍70MHz-6GHz,支持從200kHz-56MHz的通道帶寬,相比競爭方案,頻率范圍增加69%,通道寬帶增加111%,且具有高度的可編程能力。兩個獨立的直接變頻接收器擁有出色的噪聲系數(<2.5dB)和線性度指標。每個接收和發射子系統也都擁有獨立的自動增益控制、直流失調校正、正交校正和數字濾波功能,消除了在數字基帶中提供這些功能的必要性。此外,AD9361還擁有靈活的手動增益模式,支持外部控制。
高速發展的無線通信技術,也促使軟件定義無線電技術在近幾年迅速興起,而這在解勇先生看來軟件定義無線電技術毫無疑問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大規模應用于蜂窩基站系統。在ADI公司的引領下,針對軟件定義無線電架構的高性能高集成度中射頻芯片解決方案愈來愈成熟,已為廣大客戶所接受;而現在亟需突破的是超寬帶功放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