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相關歸類之RFID那些事兒
其中,芯片內有兩個數據區域,分別是ID區和用戶數據區。ID區用于存儲全球唯一的標識碼UID(在制作芯片時存儲在ROM中,無法修改);用戶數據區則供用戶存儲數據,可進行讀寫、修改或增加的操作。同時,RFID電子標簽的天線是實現射頻信號空間傳播并建立無線通信連接的設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2/287073.htm值得說明的是,雖然目前應用較廣的非接觸式IC卡(如人們常用的第二代身份證、城市交通一卡通等)與一般的RFID電子標簽有時會使用同一個頻率(13.56MHz),但由于兩者與閱讀器之間的無線通信協議不同,所以兩者無法通用,而我們也不能將兩者混淆。不僅如此,非接觸式IC卡在通信距離、形狀、管理對象、單價等方面都與RFID電子標簽有所不同。

RFID閱讀器是指通過射頻識別技術對RFID電子標簽進行讀寫操作的設備,由射頻處理單元、基帶處理單元、控制單元和天線組成。射頻處理單元一方面可將RFID閱讀器發往RFID電子標簽的命令調制到射頻信號上,并經由天線發出;另一方面則會對天線接收到的RFID電子標簽回波信號進行解調處理,以提取標簽返回的數據。基帶處理單元可將控制單元發出的命令加工為編碼調制信息,還可對射頻處理單元處理的標簽返回數據進行進一步解碼,并將之送入控制單元。控制單元是閱讀器的控制核心,對閱讀器的各個硬件進行控制。天線則主要用于接收和發送電磁波。
此外,根據使用環境的不同,RFID閱讀器可被分為桌面式、手持式和固定式;而如若根據頻率的不同,則可將其分為低頻、高頻、超高頻等類型。
RFID何所歸?
隨著物聯網的不斷滲透與發展,物聯網相關產品的進出口貿易逐漸增加,其報關歸類成了不少企業關心的話題。在目前的進出口業務中,人們日常遇到最多的物聯網設備是RFID電子標簽和RFID閱讀器。
從RFID電子標簽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分析,它屬于裝有集成電路的卡,含有嵌入式天線,不含任何其他有源或無源元件,符合“第八十五章注釋四(二)”的描述,故應按“智能卡”歸入子目8523.52項下。
從RFID閱讀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分析,在RFID系統中,RFID閱讀器的功能就是信息的輸入或輸出,因此該商品符合“第八十四章注釋五(三)”的描述,故應按“輸入輸出部件”歸入子目8471.6090項下。
當下,也有一些人認為,從其工作原理分析,RFID閱讀器也符合品目85.17項下的“發送或接收數據信息的通信設備”,故應歸入品目85.17項下。但需注意的是,RFID閱讀器的主要功能并不是通信功能,而是信息的輸入或輸出,即通過無線通信的方式實現信息的輸入和輸出功能,所以將其歸入品目85.17項下是不妥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