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智能家居系統:通訊網絡架構
眾所周知,智能家居最重要的也就是實現智能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如何實現智能家居產品之間的聯通,如何在喊出命令時,保證產品的執行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2/286963.htm這一切必須要涉及到通訊架構。而當前智能家居的通訊網絡架構包括三大類。
智能家居通訊網絡架構三大類技術
實現智能家居控制的就屬于信息網絡和控制網絡技術。主要有三類:總線技術、無線技術、電力載波技術。
總線技術就是將各部件連接到計算機處理器的一個元件,通過總線能使整個系統內各部件之間的信息進行傳輸、交換、共享和邏輯控制等功能。被分為外部和內部總線、系統總線和非系統總線等等。
無線技術也分不同種類,通常以產生無線信號的方式來區分,目前主要的方式有調頻無線技術、紅外無線技術和藍牙無線技術三種,其成本和特點也不盡相同。
電力載波通訊即PLC(Power-line-Communication),是電力系統特有的通信方式,電力載波通訊是指利用現有電力線,通過載波方式將模擬或數字信號進行高速傳輸的技術。最大特點是不需要重新架設網絡,只要有電線,就能進行數據傳遞。

一、總線技術在智能家居中應用
總線技術應用在智能家居方面在于,家庭總線系統。家庭總線是智能家居實現的重要基礎,是住宅內部的神經系統,其主要作用是連接家中的各種電子、電氣設備,負責將家庭內的各種通信設備(包括安保、電話、家電、視聽設備等)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家庭網絡。
日本是較早提出家庭總線系統(簡稱HBS)概念,成立HBS研究會,制定了日本的HBS標準,后面又發展成為S-HBS系統,也即超級家庭總線。
二、無線技術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
就目前而言,無線智能家居根據所使用的技術不同,主要分為藍牙、Wi-Fi、Zwave和ZigBee四種,無線技術讓人們得以實現對家居的遠程控制。下面我們不妨先從日常接觸最為頻繁的WiFi說起。
基于WiFi技術的智能家居產品最為常見,其優勢在于傳輸速率快,且產品成本低,生活中也最為普及,對用戶來說,基于WiFi的智能家居組合最為省事,購買設備直接組網即可。
凡事都存在兩面性,WiFi雖然傳輸快、普及廣,但也存在著自身的技術劣勢:其最大的問題要屬安全性非常低,無線穩定性弱;功耗大也是其弱點之一,將導致其在家居領域的應用受限,例如智能門鎖、紅外轉發控制器、各種傳感器等不適宜使用;此外,WiFi的組網能力也相對較低,目前WiFi網絡的實際規模一般不超過16個設備,而實際家居環境中,僅開關、照明、家電的數量就已遠遠多于16個,顯然發展空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