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持續下滑 董明珠如何帶領格力走出泥潭?
不過另一方面,雖然增速放緩,格力2015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還正增長。2015年一季度到三季度同比增長23.09%、0.05%和1.27%。《投資者報》查閱其公司半年報發現,凈利潤能夠保持增長很大一方面原因在于公司銷售費用支出規模下降,2015年上半年這部分費用同比減少35.90%。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2/286583.htm業績不及往年,但與同行相比,格力2015年依舊保持較好的競爭優勢。《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公司家用空調產銷量繼續保持行業第一。《暖通空調資訊》發布的2015年上半年中國內地市場中央空調行業的市場發展報告顯示,格力中央空調市場占有率18.1%,連續4年行業第一。
這也是董明珠多次表示“格力不僅今年沒有危機,過去25年里,也從未遇到過危機”的底氣所在。
向互聯網求變
雖然董明珠多次就互聯網發表強硬言論,但是她并非“與趨勢為敵”,在借助互聯網手段發展格力的各項業務方面,董明珠進行了多次嘗試。
2015年3月,家電銷售電子商務平臺“格力商城”上線,根據公司公告,該商城打通公司已覆蓋全國的銷售、物流、售后等各個環節,將電子商務與實體店相結合,通過線下服務支撐線上銷售,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消費體驗。
“格力商城的上線及后續發展將會對公司業績產生一定的、長期的積極影響。”公司方面稱,目前該商城已經上線了家用空調、TOSOT生活電器、空氣能熱水器等幾大品類產品。
智能家居方面一直都是格力的主抓目標。其公告中明確指出,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動力為推動構建智能家電生態系統,發展智能環保家居,并繼續建設垂直產業鏈,著力塑造多個世界級品牌。
據了解,2014年格力發布了智能環保家居系統。該系統以住宅為平臺,利用光伏多聯機技術、網絡通訊技術、安全防范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備集成,構成高效節能環保的能源管理系統與快捷便利的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
到2015年,作為家裝多聯機的標配,格力云控目前已全面推廣。通過格力云控產品,用戶可實現在家中局域網或戶外隨心所欲遠程控制空調機組。
在美的、海爾分別與小米、阿里以戰略入股的方式展開合作后,董明珠也坐不住了,2015年9月,格力宣布與京東合作,12月1日,多個衛視頻道的黃金時段同時出現京東集團董事長劉強東與董明珠合作的廣告,高調亮相后,“雙12”活動中,格力在京東的旗艦店上推出了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的空調、電飯煲、電暖器、電風扇、冰箱等產品。
對于這次傳統制造業和互聯網企業的聯袂具體將開展哪些深入合作,格力與京東都未透露相關細節,但是市場人士認為,最大的空調企業與最大的自營式電商聯手的意義不會是單純的多賣點商品,外界尤其期待“互聯網+中國造”的新局面。
持續增持自家股票
雖然董明珠的發言經常受到諸多爭議,但是她對格力充滿信心卻是顯而易見的。
深交所披露信息顯示,董明珠1月21日再度以18.91元/股的均價增持格力電器8萬股,增持完成后其累計持股規模已達到4393.85萬股。
不管是牛市還是當前,董明珠連續增持格力電器股票。2014年,董明珠累計買入格力電器5.74萬股。到2015年9月,格力電器股價跌幅一度接近50%,董明珠開始密集護盤,董明珠13次增持格力電器,累計買入140萬股,耗資約2000萬元。此后,格力電器股價回暖,董明珠的增持也暫時停歇。2015年11月末,在公司股票再度回落之際,其又買入了7000股。
2016年1月14日到21日之間,董明珠又連續四次增持,股價一旦跌破19元,董明珠便進場。據統計,2015年9月以來,董明珠已經耗資2233萬元增持格力電器,合計買入股份數量達152.5萬股。
對于大量買入本公司股票是因為對公司發展的信心,還是有感于此前“寶萬之爭”希望獲得更多話語權,目前還不得而知。不過難得的是,在股市調整不斷的當前,董明珠仍然敢于大量買入自家股票。
近期,輿論呼吁實體經濟回歸的聲音不絕于耳,一方面是實體店的關店潮所致;另一方面電商又開啟了實體店,線上線下相結合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這對于傳統制造業來講同樣是把雙刃劍,諸如以董明珠為代表的企業家,以格力為代表的傳統制造業該以怎樣的姿態重新回歸,值得市場期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