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持續下滑 董明珠如何帶領格力走出泥潭?
一方面宏觀經濟下行、房地產行業低迷等原因導致市場對空調的需求下降;另一方面,美的、海爾等同行紛紛擁抱互聯網企業尋求合作,將帶來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作為國內最大的空調運營商的掌門人,“話題女王”董明珠該如何帶領格力走出轉型之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2/286583.htm10億元豪賭、跨界做手機、與京東合作……近來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每每出現都會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當然,單從格力這家傳統制造業轉型的角度來講,并不足以吸引大眾的眼球,這與董明珠“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言論密不可分:“我若做手機三年不用換,今年目標銷量一億部”、“開機畫面必須是我,這是為了尊重消費者”、“我說雷軍是小偷,他不敢告我”……
而此前以“格力靈魂人物”、“鐵娘子”之稱的董明珠如今被網友戲稱為“董小姐”。事實上,即使不關注行業新聞,民眾也能從身邊的公交地鐵廣告牌上經常能看到“董小姐”醒目的照片,董明珠已經成為一個走向大眾的話題企業家。
董明珠并不理會外界對她的印象,她曾表示,不必在乎別人怎么說你。無論來自各方的聲音是怎樣的,都要堅守一條,就是“你的行為是不是為社會、消費者負責。”2015年,她為格力提出“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新口號,著眼的是世界口碑。但是,面對國內外經濟下行的大環境,白色家電卻在2015年遭遇最慘烈的沖擊。
產業在線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空調產業規模約3200億元,同比下降8.3%。其中,家用空調同比下降8.9%;商用空調同比下降5.3%;中央空調同比下降11.9%。
與此同時,格力也遭遇近幾年來為數不多的營業收入下滑,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其營收同比下滑已達17.16%。更有行業人士認為,2016年空調行業將遭遇系統性結構崩潰。
面對舉步維艱的行業環境,格力該如何應對?格力的智能家居規劃是什么?與京東牽手是否成為格力向互聯網轉型的方向?手機又會為格力業務發展有哪些幫助?日前,《投資者報》記者就上述問題致電格力電器董秘,希望能夠約訪董明珠或從公司口徑獲得答案,令人遺憾的是,截至發稿仍未收到格力方面的合理解釋。
活躍在臺前的“話題女王”
董明珠的“頭條”史要追溯到2013年年底,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獲獎名單揭曉,同為獲獎者的小米董事長雷軍和董明珠因商業模式之爭,立下賭注:賭小米5年之內銷售金額能不能超過格力電器,雷軍提議賭注為1元,董明珠將賭資提升為10億元。
兩年后,董明珠對媒體表示,因為小米現在已經進入房地產行業,所以自己與雷軍之間的10億元賭約宣告作廢。
董明珠失去了贏得賭約的機會,這個話題卻一再被提及。對于互聯網與實體店,董明珠堅定地站在實體店一邊,對互聯網模式從未“口下留情”。此前她曾強硬地表示,“互聯網能造空調嗎?互聯網永遠都只是工具,不能替代實體經濟。不信再等兩年來看,實體經濟一定會重新崛起。”
和雷軍的賭約還未結束時,2015年1月,董明珠放言要做手機,并稱,“做手機肯定會超過小米。”包括董明珠等格力方面并未對突然跨界做手機的原因做出解釋。業內人士則認為,這并不是董明珠故意與小米競爭,而是希望手機為以后智能家居研發做鋪墊。
但在格力手機的宣傳方面,董明珠將“任性”發揮得淋漓盡致。“格力手機賣一億部不是問題”,隨后又表示“產能不夠,銷售目標降到5000萬部”,以及不考慮消費者,將自己頭像作為格力手機的開機畫面后,引起網友一片吐槽聲。
今年1月27日,在市場上并未看到第一代格力手機的時候,董明珠表示,格力手機第二代也要面市了,目前已經完成了備貨。
除了常常對自家產品表現出超高自信之外,董明珠引起的話題還包括她對其他企業的評價。2014年,小米戰略入股美的集團,董明珠直接炮轟其為“兩個騙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團”,此外稱同行海爾空調為鼓風機。接任朱江洪前董事長職務后,董明珠樹立起來的干練、果斷的女強人形象隨著她一次次口無遮攔的言論引起諸多非議。
格力營收逐季下降
近日,國內兩大空調巨頭格力與美的再次“互掐”,雙方因相互指責學術造假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同行雖為競爭,但是你來我往公開“挑釁”在其他行業并不多見。市場分析人士則表示,格力與美的同行“互撕”折射出的是整個行業市場發展困境。
格力電器發布的2015年三季報數據顯示,格力電器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約23%,前三個季度營業收入為838.75億元,同比下降17.16%。雖然格力還未公布2015年年報,但前三季度數據僅為年初制定的1600億元目標的一半,也與2014年年營收1400.05億元相去甚遠,格力電器或將出現近五年以來的年度營收首次下降。
具體來看,今年一季度到三季度分別下降0.66%、13.40%、17.16%。董明珠將營業收入的下降歸結為“企業調整結構”。她介紹,未來格力會有幾個主業,進行轉型升級的調整,“裝備方面,在自動化領域全部鋪開,還有電機,希望能走向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