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殉道者or探路人:漢能李河君到底扮演了什么?

        殉道者or探路人:漢能李河君到底扮演了什么?

        作者: 時間:2016-01-27 來源:中國工業評論 收藏
        編者按:新能源產業的成敗,最終取決于政府態度和政策走向,政府利用產業政策為太陽能這輛正在爬坡的“汽車”提供動力,最終也可以享受它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移動式”太陽能設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6315.htm

          為了進一步擴大下游的技術應用,在2015年先后與宜家、特斯拉、Formula-E、阿斯頓馬丁、美麗家園等不同領域的企業跨界合作,將柔性薄膜發電技術應用于汽車、帳篷、背包、手機,甚至是衣服上。

          為什么太陽能薄膜發電技術是“移動式”應用?因為根本不看好地面光伏電站。

          人們現在使用的火電、核電、石油等所有傳統能源都是對太陽能的間接利用,效率非常低。比如,100W的太陽能傳送到地球,通過傳統能源間接取得的能量,人類只能利用其中的1%-2%,而且還必須通過燃燒才能取得,效率很低且帶來大量污染。而現在,薄膜對太陽能的利用效率已經達到30%,沒有污染,用之不竭,取之不盡。

          可是,相比火電和水電來說,太陽能最大缺點是發電小時短,一年1000到1600多個小時,而水電平均4000多個小時,火電7000多個小時,經過高壓輸送電的成本非常昂貴,相當于一部火車10節車廂只有2節有貨,其它8節沒貨?!氨∧ぐl電最大的優勢在于分布式、移動式發電,僅依賴于做地面電站的路子完全是錯的?!?/p>

          目前,已開始緊鑼密鼓開發太陽能全動力汽車。驅動一輛汽車走80-100公里其實只需要10度電,而的光伏薄膜覆蓋車身可以形成一個2-3KW的太陽能發電系統,那么如果將6平米高效砷化鎵柔性薄膜電池集成于車身上,在日均4小時光照下,就可以驅動一輛一噸的汽車正常行駛80-100公里。在心中,電動汽車顛覆傳統燃料汽車終會到來,“那將是一個萬億產值的大變革。”

          契合政策借勢得勢

          真正的企業家應該敢于冒險,但是冒險跟賭博是兩碼事,企業家冒險在于他知道可能最壞的結果在哪里,同時可以承受,這就可以干。一個人如果連冒險精神都沒有,就不可能成為企業家,什么都不敢去動、不敢承擔那不行,所以,企業家精神第一條是為信念而干,敢于擔當。而企業家的冒險創新又離不開政策支持。

          新能源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和母公司的有力扶持,這恰恰是中國企業的一大優勢。

          薄膜發電實際上就像一個孩童,如果父母不培養它,它很難長成。比如它賣設備,沒有人買它的設備,因為沒有人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只有漢能知道是什么東西,母公司通過買入設備把它扶持起來。

          2012年中國光伏產業陷入困局時,外界簡單認為光伏產能過剩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越位”、深度介入和過度“扶持”,造成了一哄而上。然而,如果沒有政府扶持又會是怎樣一種結果?

          比如,現在美國的游戲規則對新能源企業非常不利。傳統能源寡頭體量龐大,有能力影響國家能源戰略的制定。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擔心飯碗被搶,每年花費數千萬美元進行政府公關,干擾新能源企業發展。所以,美國新能源企業都很羨慕半導體和互聯網行業,因為這一領域的新企業可以獲得相對公平的市場競爭機會。

          市場經濟主要依靠“看不見的手”配置資源,但并不能由此認為“有形的手”無用。作為關乎國家命運的領域,新能源行業的順利發展不僅需要依靠強有力的“看不見的手”,而且需要“有形的手”提供強大的政策引導、產業保護甚至外交支持。

          李河君認為,政府“集中力量辦大事”這一特性為中國的新能源革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目前,中國的太陽能產業猶如一輛正在爬坡的汽車,由于坡度很大,僅憑汽車自身的馬力一時很難開上去。這時就需要坐車的人幫助推一把。把汽車推上平坦的大道,推車的人也可以享受坐車的好處了。

          2007年之后,中國太陽能產業的產值就雄踞全球第一,且全球占比逐年提升,即使歐美發起“雙反”、提高準入標準,也不影響中國持續擴大優勢。中國政府的新能源產業政策和扶持態度具有持續性,這既是優勢,也是形勢所迫。中國現在是第一大能源消費國、第一大電力消費國、第一大煤炭進口國、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實際上,中國的煤炭和天然氣都只夠開采30年左右,石油還不到10年。也就是說,30多年以后,中國將面臨無煤可挖、無油可采、無氣田可開的困境。為了中國能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太陽能發電和可再生能源是唯一出路。

          李河君深信薄膜太陽能發電正在掀起一場不亞于互聯網的、終極的人類能源利用的革命。目前,國家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漢能的薄膜發電與其中的五個產業有關系,分別是高科技、新能源、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因此,漢能的最大優勢不在技術,而在方向。“企業發展最重要是順勢而為,漢能現在很掙錢,事實證明未來新能源也必將是最掙錢的經濟點。”

          為“中國主導”掃清障礙

          在新能源技術革命的大趨勢下,李河君要力推漢能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主導”。在這一過程中,漢能將會遭遇各種風險和障礙。越是行業領先企業,越是擔心方向選擇出現錯誤。

          領先企業出現方向錯誤的例子有很多。比如IT巨頭微軟,因為長期在PC操作系統軟件市場處于壟斷地位,比爾?蓋茨經常會“預測”未來行業會如何演變,但現實常常出乎他的所料。因為,他的任何預見都有一個前提:微軟就代表未來。什么都會納入自己公司的框架,可能是企業家一種自戀的心態。但是,微軟并不掌控產業鏈,無法主導未來的產業走向,如果“猜”錯了,除了會將資源耗費在錯誤的地方,也會喪失產業變革的先機。所以當蘋果和谷歌崛起之際,微軟光芒漸趨暗淡。

          李河君曾表示:“我們現在有很多想法與預測,將來大家會覺得可笑。因為我們往往高估了一到二年的變化,而低估了十年的變化?!?/p>

          在李河君看來,企業需要從四個維度衡量自己在產業鏈競爭中獲勝的核心戰力:

          一是最佳成本結構。企業依托成本領先策略來擴展競爭力時,要素(勞動力、原材料等)成本僅僅是起點之一,企業還必須迅速通過規模與技術進步來進一步擴大成本優勢。

          二是專業創新。包括技術、產品、服務等多個層次的創新內容。企業在自身的專業范疇內,持續地精耕細作,依托不斷積累的文化底蘊,拓展新的專業能力,這種優勢是其他企業不可購買且難以復制的。

          三是資源控制。資源指的是企業占有某種關鍵原材料,或者擁有壟斷性的銷售渠道。

          四是產業鏈主導力。除了能實現對產業鏈上下游的有效整合,最關鍵是領先、高效的研發,即李河君所說“技術永遠領先”。

          在晶硅太陽能時代,中國的太陽能產業兩頭在外,上游核心環節原材料晶硅的生產掌握在日本的2家企業手中,但日本夏普研發出玻璃底板替代大面積晶硅的技術,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實現盈利,該產業的核心環節隨之改變。在李河君的觀念里,要打贏對產業鏈核心環節的爭奪戰,一定要靠極具魄力的研發和創新。

          最專業化的公司才能贏得最強的產業鏈競爭力。漢能20年只干了一件事情——清潔能源,包括風電、水電、太陽能,連一瓦火電都沒干過,全部是清潔能源,這是李河君引以為傲的企業方向。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漢能 李河君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中县| 潞城市| 铁岭县| 冷水江市| 南澳县| 余姚市| 观塘区| 禹州市| 大邑县| 灌南县| 邵阳县| 淳化县| 永春县| 五华县| 西和县| 新余市| 安远县| 台州市| 凌源市| 新营市| 岗巴县| 亚东县| 仪陇县| 海丰县| 承德市| 安康市| 桂平市| 奉贤区| 滦平县| 象州县| 寿阳县| 开封市| 正蓝旗| 通江县| 涞源县| 宝丰县| 阆中市| 景洪市| 和龙市| 嘉禾县|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