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不好用 只因為不夠“傻”?
一年一度的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于今年1月6日至1月9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如期舉行。此次活動中,三星SUHD電視、海信語音交互、TCL的多款智能家居產品紛紛展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5993.htm近年來,智能家居這一概念非常火熱,智能冰箱、智能空調、智能門鎖等頻頻出現。尤其在我國,由于基礎硬件的迭代、無線傳感網絡技術的進步以及國家大力支持物聯網的政策,使得智能家居頻頻進入人們的視野。這一切現象似乎都預示著智能家居爆發的時代即將到來。
從表面上看,確實如此,但細究之下就會發現許多泡沫。因為在這一領域中,許多所謂的“前沿技術”都只是一個宣傳概念,在實際應用中根本沒能真正解決用戶痛點,甚至還會帶來許多麻煩。另外,智能家居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也讓人擔憂。

操作復雜且存安全隱患,隱藏N多缺陷
在此次CES上,除了展出智能家居的實體設備之外,還展出了如蘋果的HomeKit,亞馬遜的Echo,三星的SmartThings等多家企業研發的智能系統。如此繁多的系統,反映出了各企業對這一領域的熱情,也展現了其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技術能力。
但是對于用戶來說,則變成了一種麻煩。因為這些所謂的技術對用戶其實毫無用處,人們只關心設備是否可以正常使用。而實際的情況是,由于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用戶在使用這些設備時,必須小心細致地進行一番研究,確保設備能兼容自己心目中的標準。否則,就只能在使用不同設備時切換不同的應用。
只是寫寫這些步驟,都已覺得麻煩,何況是要動手去做,這種情況與智能家居出現的初衷是相悖的。現在國內廠商常見的現象就是有智能家居就必有智能手機,所以用戶在購買不同品牌家具的同時,還要購買其配套的智能手機。雖然通過手機控制各種家具顯得很酷,但便捷性和可用性卻大大降低。
比如亞馬遜、Chromecast的電視棒用戶發現,如果想要通過電話訂外賣,就必須暫停手機應用的視頻播放。再比如用戶想要開燈,還要先對手機進行一系列操作。趕上早晨上班等時間緊迫的時候,因找不到廚具的應用而無法做飯,也是很令人煩心的。
另外,許多智能家居的系統匹配過程都比較麻煩。這就像電腦和手機在早期時,操作門檻高,面向的只是技術達人一樣,如今的智能家居也是如此。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想要駕輕就熟地使用它們基本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安全問題也是一大隱患。現在的廠商大多數都把智能家居的外形或技術當作重點,而安全性往往排在后面。
本周,《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Nick Bilton稱,一臺失靈的Nest智能恒溫器導致他家里的氣溫變得很低。他聽到寶寶因為氣溫降低而大哭時,才發覺Nest恒溫器出現了故障。無獨有偶,很多Nest用戶也在社交媒體上講述了類似的遭遇。此外,還有調查顯示,互聯的嬰兒監控設備極易遭黑客攻擊。
Bilton說:“Nest表示,這一問題是由于軟件補丁中的故障,而發生概率很小。一些用戶家的問題需要電工來維修,但大部分設備都已恢復正常”。
但是,如果一個用戶家中有多臺設備,而每個設備都有發生故障的概率,那么問題就將擴大。Bilton認為:“這指出了所謂智能設備的一大隱患:智能的小故障可能會造成大問題”。
盡管目前還沒有黑客對智能家居設備發起大規模攻擊,主流家電廠商也都會定期更新系統,但是這個問題依然令人擔憂,許多信息專家都對這一方面的問題表示擔心,因為黑客依然處于上風,比如三星冰箱的Gmail密碼被黑客竊取就會令設備暴露在危險之中。
那么,面對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