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在中國:了解國內的透明工廠
3、滿足個性化需求的供需模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5626.htm過去家電廠商生產家電都是基于用戶調研這類市場研究,然后決定推出哪些款式,進行批量制造,渠道鋪貨,市場營銷,最終到達消費者。批量生產模式不夠彈性很容易造成庫存壓力,千篇一律的產品無法滿足個性化需求。未來的生產,一定是面向用戶一切需求的個性化生產,滿足動態、多變和豐富的需求,需要更加靈活和彈性的生產方式。
海爾透明工廠與電商、眾籌這些環節打通,實現了從批量制造到批量定制的轉化。用戶可根據喜好,選擇不同顏色、款式、功能的家電,提交訂單后,智能制造系統自動排產,自動傳遞給各個工序生產線及所有模塊商、物流商,完成產品組裝并達到消費者。
中國版的工業4.0
海爾大力投入透明工廠,是要抓住全球正在興起的工業4.0浪潮。
工業4.0被視作第四次工業革命,是最后一次工業革命。我理解工業4.0是這樣的:未來制造業將成為信息產業的一部分,任何生產原材料都會具有信息屬性,進而可與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社交網絡和物聯網都結合起來。結合起來是手段,目標有三個:
1、全新的生產模式:中心化的工廠被分布式的生產替換,眾籌等互聯網催生的模式被嫁接到生產;
2、全新的生產過程:生產中每一個環節都有機會應用新技術,比如3D打印、機器人、人機交互、遠程控制、自動生產等等。
3、全新的供需關系:市場調研-批量生產-渠道銷售的傳統模式被倒置,基于互聯網的C2B、大數據分析、P2P(共享經濟)諸多模式,形成新的生產供給和需求的對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