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我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關鍵是智能制造

        我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關鍵是智能制造

        作者: 時間:2016-01-03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收藏

          為了實現制造強國的目標,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制定了《工程實施方案(2016—2020年)》。業內人士認為,在主管部門的引導推動下,資金、資源向領域加速匯集,未來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互聯網將是長期大主題。將是長期大主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5202.htm

          據介紹,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要實現“中國制造2025”,完成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智能制造將是主攻方向。

          為此,工信部會同相關部門完成了《方案》的編制工作,計劃年底前報送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審議后發布實施。

          工信部人士表示,《方案》重點突出兩個方面,一是抓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二是做好傳統制造業數字化制造普及工作。

          通過《方案》的實施,到2020年,制造業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將顯著提升,試點示范項目運營成本降低3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

          下一步,工信部還將積極研究制定支持智能制造發展的政策措施,尤其要在現有的技術改造、“中國制造2025”專項以及現有渠道中,加大中央財政資金對智能制造項目的支持力度。

          同時,也要積極向國家開發銀行推薦符合條件的智能制造項目,申請專項建設基金。鼓勵建立按市場化方式運作的各類智能制造發展基金,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研究建立產融對接新模式,引導和推動金融機構創新符合智能制造發展方向以及企業需要的產品和服務方式。

          發展智能制造是我國應對未來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的一個前瞻性任務。但要實現這個目標,單靠企業的力量是做不到的。或者說,并不完全是市場經濟能推動的,而需要政府提供支持——政府要發現并解決那些關鍵的基礎性的問題。

          工信部人士介紹說,《方案》將要解決幾個重要問題:第一個就是智能化零部件的國產化。“比如說我們現在的機器人,里邊的減速器等零部件,現在大部分還需要進口,如果我們下一步要推廣智能制造,就要防止形成新的對外依賴”。

          第二個重要問題是建立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是支撐智能制造的關鍵綜合信息基礎設施,是將機器、人、控制系統與信息系統有效連接的網絡信息系統,通過對工業數據的全面深度感知、實時動態傳輸與高級建模分析,形成智能決策與控制,驅動制造業的智能化發展。

          “工廠和不同的行業之間要連接起來,實現網絡化。它有一個標準體系,也叫參考架構,這個也要開始研究。要建立整個體系,把各方面的資源用統一的標準通過網絡連接起來。”上述人士說。

          工業互聯網集成了物聯網、移動寬帶、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最新創新成果,并與先進制造相關軟硬件技術相結合,將信息連接對象由人擴大到有自我感知和執行能力的智能物體。現在本土互聯網公司已經開始了這一領域的研究。

          安信證券分析師表示,在主管部門的大力推動下,行業內企業開始尋找硬件或者軟件集成能力強的團隊來提升自己的技術實力,未來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工業4.0”將是長期大主題。



        關鍵詞: 智能制造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祥云县| 安吉县| 从江县| 师宗县| 秦安县| 巴林左旗| 区。| 巨鹿县| 新安县| 黄冈市| 仁化县| 盐源县| 达州市| 常德市| 新安县| 黄冈市| 福州市| 山西省| 天水市| 攀枝花市| 岑巩县| 星子县| 和林格尔县| 昆明市| 上栗县| 离岛区| 北流市| 新绛县| 万宁市| 塘沽区| 张家港市| 麻江县| 甘孜| 惠安县| 卢氏县| 宾川县| 蒲城县| 台东县| 井陉县| 承德市| 丰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