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網分布式發電備用配置決策
5.2 基于風險的NDGR 配置決策
在并網模式下,針對單個容量事故,圖2 給出了Qg 與C 的關系。從圖2 可以看出:對于不同的容量事故,Qg 與C 關系曲線的相對位置不同;針對不同的容量事故,Qg 過小或過大都不合適,而應存在最優值Qg.o;不同容量事故下的Qg.o 與Cmin 并不相同。為此,在制定NDGR 最優配置決策方案時,需要考慮M。圖1 給出的就是考慮M 的決策結果,此時Qg.o 為17 MW,Cmin 為3.80 萬元。

5.3 影響NDGR 配置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針對并網與孤島2 種運行模式,表6 給出了運行模式對NDGR 優化配置結果的影響。在并網模式下,針對有無儲能2 種情況同時抬高NDGR 價格(包括容量價格與電量價格),表7、圖3 給出了儲能、NDGR 價格對NDGR 優化配置結果的影響。從表6、7 和圖3 可看出:1)并網模式下Qg.o、Cmin 要明顯小于孤島模式情況;2)儲能參與下的Qg.o、Cmin要明顯小于儲能不參與情況;3)隨NDGR 價格調價比率增加,不同容量事故下的Qg.o 都將隨之減少。


6 結論
長期以來,對微電網的研究較多地集中在分布式供電優化、孤島檢測等方面,為兼顧微電網運行可靠性與運營經濟性,開展微電網備用服務決策方面的研究一直被長期孤立與忽視。與大電網存在優化RCGS 配置問題相類似,微電網同樣也存在優化NDGR 配置問題,其實質為風險最小化與決策最優化問題,即在滿足微電網安全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如何優化NDGR 配置使其配置風險為最小。
本文針對微電網中可再生DG 的高度不確定性,從有效應對微電網供電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容量缺額事故的角度,將電力市場環境下微電網備用分為RCFS、NDGR、ESD、ILL 以及ILH。為提高微電網NDGR 配置的經濟性,充分利用上述各類備用之間的經濟互補特性,基于風險管理觀點與協調優化理念,提出了NDGR 配置的優化模型,并基于靈敏度技術的優化算法進行求解,量化分析了微電網運行模式、儲能以及NDGR 價格對NDGR 配置的影響。通過仿真得到如下結論:
1)市場環境下,微電網各類備用之間存在著較強的經濟互補特性,從而給協調微電網各類備用、優化NDGR 配置留下了空間。
2)NDGR 配置過高或過低都不合適,存在最優值,且不同容量事故下的NDGR 優化配置結果并不相同。為此,在對其配置進行風險決策時,需要考慮所有容量事故,即容量事故集。
3)針對并網模式要比針對孤島模式、考慮儲能參與要比不考慮儲能參與更能提高NDGR 配置經濟性,從而驗證了綜合協調與全局優化的有效性。
4)本文的優化模型不但優化了NDGR 配置,而且實現了微電網內部各類備用之間、RCFS 與微電網內部備用之間的協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