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智能配電網之分布式電源并網技術

        智能配電網之分布式電源并網技術

        作者: 時間:2012-08-06 來源:網絡 收藏

        5. 1 有源網絡的基本概念

        有源網絡(Active Network) 指的是高度滲透、功率雙向流動的配電網絡。所謂“高度滲透”是指接入的DER 對配電網的潮流、短路電流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使得傳統配電網的規劃設計、保護控制、運行管理方法不再有效。有源網絡的概念是針對對DER 接入容量做出嚴格限制的配電網而提出的。

        有源網絡不再單純地為了不影響現有配電網而嚴格限制DER 的接入,而是讓DER 盡可能地多發電(特別是對可再生能源) 、充分地發揮其對配電網的積極作用以及節省電力系統的整體投資。DER 的容量客觀上是可以替代一部分配電容量的,從而減少對發、輸、配電系統的投資。因此,考慮DER 對配電容量的替代作用,也是有源網絡的一個重要的特征。

        有源網絡給配電網的保護控制、運行管理提出了新挑戰,它包括電壓控制、繼電保護、短路電流限制、故障定位與隔離、DER 調度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5. 2 微電網技術

        微電網(Micro Grid) 簡稱微網,是指由DG、DES 裝置和監控、保護裝置匯集而成的并為相應區域供電的小型發配電系統,能夠不依賴大電網而正常運行,實現區域內部供需平衡。一般來說,微網是一個用戶側的電網,它通過一個公共連接點(Point of Common Connection ,PCC) 與大電網連接。圖3 是美國電力可靠性技術解決方案協會(CERTS) 提出的微電網基本結構。

        智能配電網之分布式電源并網技術

        圖3 CERTS 提出的微電網結構

        按照常規的做法,DER 必須配備孤島保護,在大電網停電時自動與主網斷開。而微網可以在與大電網脫離后獨立運行,由DER 維持區域內所有或部分重要負荷的供電,能夠發揮出DER 在提高供電可靠性方面的作用。

        微網僅在PCC 點與大電網連接,避免了多個DER 與大電網直接連接。通過合理地設計,可使微網中DER 主要用于區域內部負荷的供電,做到不向外輸送或輸送很小的功率,使得大電網可以不考慮其功率輸出的影響,繼續采用“即接即忘”的并網方法。這樣,就較好地解決了DER 大量接入與不改變配電網現有保護控制方式之間的矛盾。

        就微網本身來說,它是一個“有源網絡”,需要解決功率平衡、穩定控制、電壓調整、繼電保護等一系列問題。微網技術還在研究發展之中,是網的重要研究內容。

        5. 3 虛擬發電廠技術

        虛擬發電廠(Virt ual Power Plant ,VPP) 技術是將配電網中分散安裝的DER 通過技術支撐平臺實現統一調度并將其等效為一個發電區,實現大量并網,達到DER 的優化利用、降低電網峰值負荷、提高供電可靠性的目的。

        VPP 的調度對象主要是可隨時啟動并且功率可調節的DER ,如熱電聯產微型燃氣輪機、應急供電柴油發電機組以及各種DES 等。對于風能、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來說,其輸出具有不確定性,且一般需要在具備條件時讓其足額發電,因此不能對其進行有效地調度。

        實施VPP 要有配網自動化系統(DAS) 作為技術支撐平臺。VPP 是DAS 的一個高級應用功能。DAS 需要采集、處理的實時運行數據,并能夠對其進行調節、控制。

        除技術問題外,實施VPP 還涉及電價、政策法規等一系列問題,目前處于研究探討階段,還缺少成熟的經驗。

        致謝

        本講座寫作過程中承蒙山東大學馬士聰博士的幫助,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 ] PU TTGEN H B , MACGREGOR P R , LAM2BERT F C. Dist ributed generation : semantic hypeor the dawn of a new era ? [J ] . IEEE Power andEnergy Magazine , 2003 , 1 (1) : 22229.

        [2 ] 王成山,王守相. 分布式發電供能系統若干問題研究[J ] . 電力系統自動化,2008 ,32 (20) :124 ,31.

        [3 ] 李天友,金文龍,徐丙垠. 配電技術[M] .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4 ] 梁有偉, 胡志堅, 陳允平. 分布式發電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綜述[J ] . 電網技術,2003 ,27 (12) :71275 ,88.

        [5 ] 嚴俊,趙立飛. 儲能技術在分布式發電中的應用[J ] . 華北電力技術,2006 (10) :16219.

        [6 ] Deng Zigang , Wang J iasu , Wang Suyu etc. . Statusof High Tc superconducting Flywheel Energy Stor2age System[J ] .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 rotech2nical Society , 2008 , 23 (12) :1210.

        [7 ] 胡學浩. 分布式發電(電源) 技術及其并網問題[J ] .電工技術雜志,2004 (10) :125.

        [8 ] 魯宗相, 王彩霞,閡勇,等. 微電網研究綜述[J ] .電力系統自動化,2007 ,31 (19) :1002107.[9 ] christian Schulz , Gerold R der , Michel Kerrat .Virtual Power Plant With Combined Heat andPower Micro2unit s [ C ] . CIRED Seminar 2008 :Samrt Grids for Dist ribution ,2008 (6) .

        電化學工作站相關文章:電化學工作站原理
        光伏發電相關文章:光伏發電原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鼎市| 甘谷县| 个旧市| 修武县| 青铜峡市| 夹江县| 安乡县| 景宁| 吐鲁番市| 岳池县| 碌曲县| 福州市| 延川县| 景谷| 敦煌市| 阜康市| 山东| 应用必备| 九江市| 奉化市| 武义县| 郯城县| 新绛县| 瓦房店市| 黑山县| 温泉县| 新宁县| 巴彦淖尔市| 颍上县| 综艺| 临沭县| 玉屏| 郴州市| 周口市| 阜康市| 沈丘县| 泸西县| 崇文区| 蕲春县| 安化县| 乐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