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智能變電站IEC61588時間同步系統與安全評估

        智能變電站IEC61588時間同步系統與安全評估

        作者: 時間:2012-08-30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通過介紹需求和網絡時間協議的技術特點、工作原理和組網方式,分析了目前網絡系統在應用中的優勢與不足。對于61588網絡系統在系統管理、產品設計和網絡結構上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了一種基于網絡流量仿真技術的安全測評方法,并利用該方法進行了測評實例分析,保證了61588時間同步系統智能變電站的安全可靠運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088.htm

        0引言

        目前,隨著中國智能電網的快速推進,傳統變電站正逐步向基于61850標準的智能變電站方向發展,基于網絡的時間同步系統在智能變電站有了廣闊的應用空間。簡單網絡時間協議(SNTP)在變電站站控層得到廣泛應用,基于IEC61588的精確時間協議(PTP)也在智能變電站過程層得到應用。目前,已投運的應用IEC61588技術的智能變電站主要有蘇州500kV玉山智能變電站、延安330kV智能化改造變電站、河南淇縣220kV智能變電站、無錫220kV西徑智能變電站和天津110kV 和暢路變電站。

        智能變電站應用IEC61588技術的優點主要有:①能夠提供高精度的對時性能,對時精度小于1μs且能夠滿足合并單元、保護裝置、智能終端設備、同步相量測量裝置(PMU)及行波測距裝置、雷電波定位裝置等對時間精度的需求;②IEC61588技術是基于以太網技術發展而來的,與智能變電站網絡結構完全吻合,利用現有網絡就可以實現時間同步對時功能,不需要單獨布線,從而優化了變電站網絡結構;③智能變電站采用IEC61588技術,在系統中只需要保留2臺主時鐘,減少了擴展裝置的投入,從而減少了系統中運行設備的數量,降低了設備成本;④全站采用網絡時間同步技術,使時間同步系統建模更加方便,有利于變電站二次系統的集中監控和管理。

        雖然IEC61588技術在智能變電站應用方面有很多優點,但現階段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①IEC61588技術在智能變電站應用的案例不多,經驗少、產品不成熟、系統運行穩定性差,存在時間抖動大、抗網絡風暴能力差及長時間對時失效的現象;②由于IEC61588特殊的工作原理,需要在系統研制過程中采取足夠的安全防護措施,降低設備被惡意攻擊的可能性,而這種安全防護在現有系統設計中均沒有得到足夠重視,使得產品設計存在嚴重缺陷,系統運行存在安全隱患;③應用經驗較少,系統設計不合理,雖然已有一些試點智能變電站,但系統內深入了解該技術的人員非常少,存在系統設計缺陷(如缺少備用主時鐘、間隔層缺少守時系統等);④支持IEC61588技術的成熟產品不多,造成變電站二次系統總體造價過高,阻礙了該技術在智能變電站中的應用,但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市場的有序競爭,該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

        本文結合工程經驗和實驗室測試數據,對IEC61588PTP[1]在智能變電站應用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和安全防護措施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一種基于變電站網絡流量仿真的測試方法,用以評估系統安全性。

        1IEC61588PTP

        IEC61588標準主要為滿足測量儀器和工業控制所需要的測量準確度而產生,在2008年形成了IEEE1588V2,并很快被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國家標準采用,形成IEC61588—2009 和GB/T25931—2010標準。

        IEC61588標準中定義了10種類型報文,其中4種為事件報文,用于產生和通信中同步普通時鐘(OC)和邊界時鐘(BC)的時間信息,其在發送和接收時產生精確時間戳;6種為普通報文,用于測量2個時鐘之間的鏈路延時和信息管理。10種報文均需要由CPU 進行處理,并占用CPU 資源,安全防護考慮不全面,將為系統運行帶來隱患。

        IEC61588協議本身支持源地址可信性認證、信息完整性識別和回放攻擊保護機制,已對安全防護進行了充分考慮。IEC61588協議的安全性通過以下2種安全機制加以實現。

        1)回放保護機制:該機制通過使用信息認證碼來確認接收到的信息是由驗證源發出,在傳輸途中未經修改,并且是即時的(即不是某個信息的回放)。回放保護通過使用計數器來實施。

        2)挑戰—響應機制:該機制用來確認新信息源的可靠性和真實性,并對經驗證的數據關聯性進行實時更新。

        2智能變電站PTP系統

        2.1PTP時間同步原理

        PTP技術主要應用于智能變電站過程層,同步模式目前選用二步法、IEEE802.3/Ethernet模式、點到點(P2P)模式。圖1為簡化智能變電站PTP時間同步模型。該模型主要由Sync,Follow_Up,Announce,Pdelay_Req,Pdelay_Resp 和Pdelay_Resp_Follow_Up共6種報文組成,這也是目前已經投運智能變電站采用最多的同步模型。

        智能變電站IEC61588時間同步系統與安全評估  www.21ic.com

        式中:t1為發送時間;t4為接收時間;tD為路徑延遲時間;tC為駐留時間。

        2.2故障現象

        雖然IEC61588在智能變電站中已有一些應用,但系統運行狀況并不樂觀,目前已投運設備的故障現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協議理解不統一

        系統調試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廠家設備不支持IEEE802.3/Ethernet模式、P2P模式或透明時鐘(TC)模式,而此系統設計并沒有提出明確要求;在最佳主時鐘(BMC)算法中,對Announce報文的處理理解不統一,靜默主時鐘是否需要發送Announce報文沒有規定;交換機是否需要發送鏈路延時請求報文,從時鐘是否需要響應交換機發送的鏈路延時請求等均沒有明確規定。

        2)設計不合理

        由于對IEC61588理解不足,系統設計時在每個獨立的物理網絡只設計了一個主時鐘,不能實現主備互用,降低了系統的可靠性。

        3)系統穩定性差

        抗網絡流量影響能力差,每隔一段時間系統就會發現對時異常信息,甚至發現長時間對時失效。

        附錄A 圖A1 是某智能變電站投運后,IEC61588時鐘在過程層正常運行與故障運行的信息狀況。可以看出,交換機駐留時間計算出現嚴重錯誤,修正域值達到了億秒并溢出為負值,該現象的長時間出現將導致保護裝置閉鎖。

        3智能變電站IEC61588系統風險分析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雄县| 双柏县| 新郑市| 福贡县| 芒康县| 武穴市| 金昌市| 临湘市| 永德县| 集贤县| 东平县| 长顺县| 永安市| 西林县| 横山县| 巍山| 南康市| 达孜县| 东方市| 马龙县| 年辖:市辖区| 前郭尔| 麟游县| 曲麻莱县| 略阳县| 筠连县| 微山县| 青浦区| 白沙| 桂阳县| 和龙市| 互助| 江陵县| 怀柔区| 襄樊市| 凤山市| 洞头县| 商洛市| 江城| 和硕县| 周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