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速公路組合式電子收費系統解決方案
組合式聯網電子收費技術是一種新型的聯網電子收費技術,它利用“雙界面CPU卡”和“兩片式電子標簽”實現了人工半自動付費方式和電子不停車收費方式的緊密結合,可以按交通量等實際情況按需設置ETC車道數量,具有投資及規模富有彈性,系統有較充分的備份措施,可靠性高、易于試點和推廣等方面的優點,從而很好地解決了單片式電子收費系統在聯網收費環境中應用將會面臨的難題。
1.4 運營模式

高速公路組合式收費系統運營模式如下:
(1) 一卡通服務中心主要負責支付卡與電子標簽的管理(其中包括支付卡與電子標簽的發行及日常管理、支付卡的后臺結算等),并向用戶提供多種客戶服務,同時負責統一技術規范和“聯網收費、一卡通行”的有關管理條例。作為整個系統的運營中心,一卡通服務中心向用戶提供各種完善的客戶服務;為路橋業主提供結算服務;委托發行代理發行儲值卡;委托清算銀行完成清算的劃帳業務。
(2) 路橋業主是收費系統的投資建設單位,負責收費系統的運營管理及維護。路橋業主接受一卡通服務中心提供帳務清分等系統服務,向一卡通服務中心繳納一定比例的結算服務費。
(3) 銀行主要負責根據一卡通服務中心的轉帳指令,實現對一卡通服務中心、路橋業主及記帳卡用戶間的帳務清算。
(4) 用于高速公路組合式收費系統的電子支付卡(IC卡)及電子標簽(OBU)由一卡通服務中心統一進行初始化和發行,用戶在服務中心或其指定的營業網點辦理電子支付卡和電子標簽申購手續。一卡通服務中心為用戶提供各項服務;對于記帳卡用戶,還應與銀行簽訂帳戶的轉帳授權書,以保證一卡通服務中心能夠及時獲取通行費用。
(5) 用戶持有電子支付卡并安裝了兩片式電子標簽,則可使用本路段上面的ETC車道,享受不停車收費的服務,當然也可以從MTC車道通過;但如果只申請了電子支付IC卡,則只能從MTC車道通過。
(6) 用戶在MTC和ETC車道的通車和消費交易數據通過收費站上傳到收費管理中心,由收費管理中心進行清算。
(7) 帳號卡用戶需定期(例如月結)到收費管理中心進行還款,儲值卡(預付卡)用戶則需在余額不足的時候到指定服務網點進行IC卡充值。
1.5 系統架構
在規劃和設計聯網收費一卡通行系統的時候,系統的整個架構從完整性上考慮,應該包括區域收費系統和一卡通服務系統兩大部分。區域收費系統是指區域級聯網收費系統,即通常包括車道系統、收費站系統、收費分中心(區域)系統、收費中心系統四級架構。一卡通服務系統是指聯網收費的后臺支撐結算系統和支付卡的發行與用戶服務系統。
組合式收費系統在收費站級以上部分,與一般的收費系統配置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在前臺的車道級系統上,采用一種獨特的以“兩片式電子標簽+雙界面CPU卡”為核心的組合式收費技術,實現了一張卡片可以從任意的ETC車道或者MTC車道出入。前臺系統框架如下圖所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瓦提县|
隆德县|
淳安县|
从化市|
青河县|
湟中县|
德兴市|
镇远县|
京山县|
临武县|
香格里拉县|
牡丹江市|
象州县|
防城港市|
西盟|
泾川县|
铁岭县|
尚志市|
鄂尔多斯市|
拉孜县|
崇阳县|
沈阳市|
图木舒克市|
庆城县|
花垣县|
朝阳县|
普定县|
虎林市|
错那县|
岳西县|
天柱县|
讷河市|
绥江县|
桓仁|
贵溪市|
云浮市|
贵德县|
朔州市|
万年县|
滨州市|
麻城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