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汽車前照系統與LED自適應前照系統
2.1.2 高速公路彎道處光束分布比較
在高速公路上,當無來往車輛時,一般采用遠距離照明光束照明道路。在上述道路彎道處,由于傳統前照系統的光束為靜態分布,在彎道內側往往存在視覺盲區。由于高速公路上的行車速度較城鎮或鄉村道路上的行車速度高很多,對于盲區中的潛在危險提前做出判斷就更為重要。由于自適應前照系統具有根據路況信息實時自動調整光束分布的功能,在進入上述彎道時,系統能調整光束分布覆蓋彎道內側。
2.1.3 上坡、下坡處光束分布比較
在上坡或下坡時,傳統前照系統的光束為靜態分布,不能實現光束的下壓和上揚。比如,當車行進至坡頂處,傳統前照系統的光束平行于車身投射至遠方,從而導致司機不能及時發現迎面上坡而來的車輛或行人;當車行進至坡底時,傳統前照系統的光束平行于車身投射至坡底,導致司機不能及時發現迎面上坡而來的車輛或行人。自適應前照系統通過控制前照系統中的照明模塊,實現了光束在坡頂處下壓和在坡底處上揚,保證司機及時發現迎面上坡或下坡而來的車輛或行人,提高了行車的安全。
2.1.4 會車時光束分布比較
當行車至路面較寬、彎道半徑較大的公路或者高速公路時,此時車速往往很高,一般采用遠距離照明光束照明道路。當迎面有車輛行近時,兩車司機均應采用近距離照明光束以避免眩光。
由于傳統前照系統近距離照明光束與遠距離照明光束之間的變換需要手動操作來完成,因而極容易產生眩目光。自適應前照系統利用傳感部分可檢測到迎面來的車輛,并通過處理部分產生相應的控制指令,控制執行部分自動將遠距離照明光束調整為近距離照明光束,進而避免了眩目光的產生,提高行車的安全。
2.2 LED 自適應前照系統初探
針對傳統汽車前照系統的缺陷,選擇LED 汽車自適應前照系統以避免眩光和消除盲區為最終目的,按照功能劃分,主要包括傳感部分,處理部分及執行部分。傳感部分以獲取路況信息為主,路況信息包括行車道路、往來車輛及行人、天氣狀況等;處理部分根據傳感部分所獲取的路況進行相應的處理,以產生實現相應光束分布所需要的指令;執行部分根據處理部分所產生的指令控制LED- 光學系統模塊的工作,實現相應的光束分布。
執行部分為一前照光學系統,該系統以LED 為光源,根據所選LED 的光學特性設計合適的光學系統,并通過恰當地排列LED- 光學系統模塊實現城鎮或鄉村彎道、高速公路彎道、會車、上坡及下坡時所需的光分布模式。
3 結論
隨著平均車速的提高以及車流量的增加,夜間行車的風險依舊很高,為了有效消除盲區和避免眩光,提高夜間行車安全,建議采用LED 汽車自適應前照系統。該種前照系統摒棄了傳統前照系統光束靜態分布的模式,采用光束隨路況變化而自動變化的光分布模式,對于提高汽車前照系統設計具有一定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