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采購特點、現狀和發展
·從多供應商配額選擇,轉向早期供應商參與產品設計的投資,按照設計投資給予供應商配額份額;供應商參與制造商的許多活動,他們往往最了解企業的強項和弱項。另一方面,供應商本身也可能在某些方面是行業的領先者,他們是制造商進行標竿學習的最好選擇。供應商參與到制造商的管理過程中來,可以使制造商在改善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得益。制造商和供應商通過共同制定質量方案,確定合作目標而獲得高度整合。
·交易型的關系,轉向供應商協同。這是一個跨行業的業務話題,基本不用多說,但在汽車零部件行業他的協同機制是在整個汽車制造供應鏈上層層傳遞的,協同發生的范圍也是所有制造行業最深入和最持久。目前國內的協同仍然體現在交易數據的協同方面,深入的進行生產協同、設計協同等協同,仍然需要進一步深入的發展和設計。
·從國際采購,轉向國內本地化;合乎規格的采購料品,通過進口的長途運輸,和昂貴的進口關稅之后,在成本競爭上已缺失了很多競爭力。雖然對于目前整車利潤仍然高于外國同行的背景下,趨于本地化的采購源發展,不但是對本地備用采購源大力的培育,也是對國際采購風險的規避方案。
對內發展趨勢:
·重新整理采購流程:將采購供貨權,下放供應商,提供給供應商足夠權力進行存貨水平、補貨頻率、庫存質量的管理。通過VMI這種方式,來帶動供應商的參與,同時也將自身和供應商的關系進行了互相揣摩,猜忌的心理定位,變成了互信,互動。
·提高采購團隊績效,進行采購人才的大力培養,國內普遍缺少職業化的采購經理團隊,大多數汽車零部件行業采購人員大多從技術、質量、計劃等其他崗位轉過來而且因為采購作為企業花錢的機構,大多不被特別重視。但在采購成本降低方面實際帶來了利潤的今天,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采購經理,也是最先,也可以說非常領先的開始了職業化的教育注入CPM等認證。
·提高供應鏈采購技術投資。大多數的中國零部件行業還是處在凌亂的供應商管理信息技術投資階段,EDI業務接入、供應商業務協同、E化采購解決方案在國內零部件企業尚未完全深入應用ERP以來,仍然尚處在聽聞雨聲不見手濕的階段。OEM廠商大多應用了SAP、ORACLE、Infor等具有供應商協同管理的軟件,并要求汽車零部件廠商登錄ERP系統或者在門戶上下載采購交易信息來進行快速的采購和供貨。隨著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的企業規模的不斷增大,電子協同、網絡互聯、內部采購流程電子化、供應商在線發展等也在不斷應用中。如江鈴發動機,目前通過和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實現了供應商在計劃、訂單、庫存、ASN、質量和財務上的互聯。
3 結 語
今天的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采購已非10年前可比,不論是就業人員的整體素質還是采購體系。但是,挑戰卻是更多:OEM制造商的年復一年的降價要求、低成本地區的供應商質量問題、不斷增強的高科技配置要求,更強大的外資技術升級競爭都要求采購與供應管理更上層樓。單純的從圍繞采購訂單履行轉的采購流程優化到選擇供應商、提高供應商、考核供應商,并和供應商共同發展的戰略性采購。但是不論什么樣的采購,發展趨勢如何,都是在獲得采購成本的競爭優勢。因此所有采購都是要圍繞正確的需求進行采購,有效的管好銷售、預算;控制好企業材料、產品的規格,通用化和重用化的料品規格能夠帶來巨大的采購成本降低,另外就是有效的銷售和計劃的協調。所有這些都是不斷進行采購模式、方法以及信息化應用獲得采購績效的真正動力。
最后小結一下:
1)采購職能變化趨勢
·本地采購轉向全球采購,并大力擴大本地采購比例
·單純采購職能轉向資源優化和戰略采購管理
2)采購模式變化趨勢
·產品采購轉向功能采購
·分散采購轉向集中采購
·采購產品標準化規格
3)采購運作變化趨勢
·采購物流轉向專業物流
·單純采購,轉向供應鏈采購
·供應商發展,轉向供應商早期參與采購模式
·擴大電子采購平臺運營,加強伙伴間采購信息共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