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全光網絡中攻擊的檢測與定位

        全光網絡中攻擊的檢測與定位

        作者: 時間:2009-04-29 來源:網絡 收藏

        4.2 參數比較

        參數比較法基于被器件的輸入、輸出端信號應滿足一定的數學關系而得。從器件的兩端提取用于比較的光信號,其中提取的輸入端信號加上被器件的固有延時τ,然后將光信號通過光電轉換后變成電信號,再送到參數比較器中得出輸出函數K。根據需要比較的參數類型(光信號的幅度、相位、波長等)以及被檢測器件的固有特性,在沒有的情況下,比較器的輸出函數K=f(S1…Sn,R1…Rn),是輸入和輸出信號的復合函數,一旦有存在是,比較器的輸出函數K'=f'(S1'…Sn',R1'…Rn')。將K'和K比較,超過設定的閾值,說明存在,則將結果送到網管,由網管統一處理,比較過程如圖6所示。

        參數比較法不改變被檢測器件結構,和傳輸鏈路的比特率無關。由于要光電轉換,所以檢測速度依賴于光電轉換時間,同時要提取信號,可能會影響信號功率。

        4.3 綜合監測器件檢測法

        網絡中監測器件主要負責對傳輸器件性能的監控。用V表示監控器件的集合,包括以下4類:V0,V1,V2,V3,即V={V0,V1,V2,V3},如表1。

        下面用具體實例說明攻擊檢測的方法,圖7是一段DWDM線路,假如Fiber-1處發生了攻擊,在①,②,③,④處分別放置V0,V3,V1,V2類器件來檢測攻擊。

        監控通道若收到V器件發出報警信號,用1表示,沒收到則用0表示。發生攻擊時,四個V器件發出的報警信號(0或1)排成一列,組成一個四位二進制數,并將其轉化為十進制數,由于不同攻擊方法的報警值不同,所以能檢測出不同的攻擊。

        5 攻擊的算法

        當檢測出攻擊方法后,接著就要攻擊源的位置,下面是分布式算法原理。

        假設網絡結點報警狀態參量為S,正常狀態時令S=0,受到攻擊時令S=1,上游結點報警狀態參量為S',下游節點報警參量為S,分布式定位算法的主要流程如圖8所示。

        結點S首先檢測來自上游結點的報警狀態參量S',如果S'=1,則說明上游結點是攻擊源,不讓本結點報警;如果S'=0,說明上游結點不是攻擊源,于是對本地結點進行攻擊判斷,一旦判斷受到攻擊,就令本地結點報警狀態參量S=1,如果判斷沒有受到攻擊,就令S=0,然后將本地報警狀態參量S下傳給下游結點,下游結點依次按照這樣的方法進行分布重復判斷,直到查找到整個網絡的攻擊源為止。

        6 結 語

        國內對網絡中攻擊研究還不是很深入,鑒于此提出了網絡安全管理框架,得出了兩種新的攻擊檢測方法和一種有效的攻擊定位算法,這將有助于人們提高網絡安全意識,防范惡意攻擊的發生。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全光 攻擊 定位 檢測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水县| 江山市| 天祝| 胶州市| 石屏县| 淮北市| 武川县| 临邑县| 普兰县| 泗阳县| 东山县| 靖安县| 宁德市| 汉川市| 太仓市| 屏南县| 龙江县| 阜新市| 鸡西市| 枣强县| 滦南县| 营山县| 屯昌县| 虎林市| 永寿县| 鄱阳县| 尉犁县| 郴州市| 大同县| 新泰市| 三穗县| 杭州市| 乐昌市| 巍山| 信丰县| 开封市| 东源县| 县级市| 延川县| 新和县| 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