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國產基礎軟件應用系統的性能測試與優化研究
3.2 醫療信息系統的優化方案
本文的性能測試是在局域網中進行,因此可以排除網絡帶寬對系統性能的影響。通過分析性能測試結果,結合系統優化框架,醫療信息系統的優化措施如下:
(1)應用系統的數據庫訪問層采用了數據庫持久化技術Hibernate。編輯應用程序的配置文件hibernate.cfg.xml,引入第三方的連接池c3p0,設置連接池的最大連接數為100;在Hibernate中使用二級緩存,設置Hibernate的加載特征為延遲加載。
(2)在應用服務器方面,調整Tongweb的JVM堆棧和內存的最大值、最大連接人數。編輯TongWeb4.0/bin/tongserver.sh文件,把JAVA_ARGS=”-Djmx.invoke.getters=true”修改為JAVA_ARGS=”-Xms256m-XmX750m”,調整JVM堆棧和內存的最大值為750 M,增大Tongweb的JVM虛擬堆棧和內存值后,不再出現內存泄露現象;編輯tongweb4.0/conf/tongweb.xml中socket-back-log由50調為200,調整Tongweb的減少需要等待連接數,減少響應時間。
(3)在數據庫系統方面,通過對數據表的檢查,發現數據庫表沒有建立索引,為訪問頻繁的表添加了索引。DM數據庫的參數調整如表4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5370.htm
數據庫作出這樣的修改主要是大量并發時,由于數據量大,一般將數據緩沖區設為物理內存的80%左右(BUFFER的單位值為8 KB);數據庫的最大會話數需要大于應用程序所設置的連接池;CPU仍存在可用資源,可提高工作線程數,減少響應時間。優化后,并發用戶數為200的事務響應時間如表5所示。
通過對表3、表5結果對比可以看出,經過系統優化后,大幅提升了系統的性能。系統性能也達到了醫療信息系統的性能總體需求,確保了基于國產基礎軟件的醫療信息系統能夠滿足醫療工作及日常辦公需求。
本文介紹了基于國產基礎軟件的醫療信息系統的性能測試方法和過程,并對影響系統性能的主要因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個系統的性能優化方案。測試結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優化方案可以明顯改進基于國產基礎軟件的醫療信息系統的性能,能夠滿足應用的需求,可以應用于我國的醫療信息化建設中。
參考文獻
[1] 段念.軟件性能測試過程詳解與案例剖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 郝建營,晏海華,劉超,等.一種有效的Web性能測試方法及其應用[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7,(1):275-277.
[3] 張忠磊,孫玉娟,李秀芳.國產軟硬件在實現電子政務集成應用上的框架研究[J].微計算機信息,2006,22(12-3):198-199.
[4] DRAHEIM D, GRUNDY J, HOSKING J. Realistic load testing of Web applications[C].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Software Maintenance and Reengineering,2006.
[5] 簡玲.B/S系統性能測試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2009,35(10):51-53.
[6] 熊忠陽,李光勇,張玉芳,等.Web集群系統性能測試與優化[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8,25(3):826-83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