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一種分布式節能測控網絡的設計

        一種分布式節能測控網絡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3-03 來源:網絡 收藏

          4 中繼節點設計

          中繼節點使用Microchip公司PIC18FF66J60單片機進行局域網協議的處理和上級中心計算機協議的轉發控制,同時使用CC1101與下級的測控基站通信。

          PIC18F66J60芯片具有嵌入式以太網控制器模塊,是一個完整的以太網連接解決方案,要完全實現介質訪問控制和物理層收發器模塊功能,只需使用2個脈沖變壓器和一些無源器件即可將單片機直接與以太網相連。該單片機內部已經嵌入了TCP/IP協議棧,上電后協議棧自動運行,單片機軟件只需調用相應的TCP/IP處理函數即可。

          中繼節點的硬件電路如圖5所示,在與局域網通信端,PIC18F66J60單片機的4個以太網專用引腳TPOUT+、TPOUT-、TPIN+、TPIN-與網絡變壓器直接相連;在與無線信道通信端,單片機通過SPI引腳與CC1101直接相連。



          中繼節點采用220 V市電經.AC—DC轉換后供電,沒有處理的要求,CC1101不需使用WOR工作模式,處于常開狀態,最大限度的保證通信鏈路的可用性。默認狀態下中繼節點在與測控基站通信的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隨時準備接收測控基站上傳的測量數據幀。

          中繼節點時工作流程如圖6所示,它不斷監視本區域內的無線基站狀態,只有當發現測控基站測量數據有改變時才向中心計算機轉發數據;同時響應中心計算機發送的控制指令,向本區域內的無線基站轉發。



          中繼節點使用PIC18F66J60單片機TCP/IP協議棧與中心計算機通信的軟件處理步驟簡介如下。

          ①PIC18F66J60單片機根據中心計算機IP地址向局域網廣播發出地址解析(ARP)包。中心計算機工作在TCPSERVER的模式下,應答中繼節點發送的ARP解析請求,向中繼節點回送MAC地址。相關函數調用為:voidARPResolve(IP ADDR*IPAddr),發出地址解析包,IPAddr為模塊的IP地址。BOOL ARPIsResolved(IP_ADDR*IPAddr,MAC ADDR*MACAddr);IPAddr,MACAddr為中心計算機的IP地址與MAC地址。

          ②建立中繼節點與中心計算機的連接,查看連接是否建立與斷開連接。相關函數調用為:TCP_SOCKETTCPConnect(NODE_INFO*remote,TCP_port port),建立連接。BOOL TCPIsConnected(TCP_sockethTCP),查看是否建立連接。void TCPDisconnect(TCP_SOCKET hTCP),斷開連接。

          ③PIC18F66J60單片機檢查網口緩沖區中是否有數據收到,如果有數據,將數據組合成命令幀。函數調用為:BOOL TCPIsGetReady(TCP SOCKET socket),檢測網口是否收到數據。BOOL TCPGet(TCP_SOCKET、socket,BYTE*byte),從網口緩沖區中讀出一個字節數據。

          ④當PIC18F66J60單片機需要向中心計算機發送數據時,檢查網口是否做好準備發送數據,如已準備好,直接向網口緩沖區中寫入數據。函數調用為:BOOL TCPIsPutReady(TCP SOCKET socket),檢查網口是否準備好發送數據。BOOL TCPPut(TCP_SOCKET hTCP,BYTEbyte),向緩沖區寫入一個字節的注塑機參數。voidTCPFIush(TCP SOCKET hTCP),將網口緩沖區的全部數據發送出去。

          5 中心計算機設計

          中心計算機由應用軟件、數據庫組成,負責管理整個系統的測控信息管理。該數據中心主要有以下功能:

          ①網絡拓撲結構的修改,可以在網絡中增加或刪除中繼節點或測控基站;

          ②與中繼節點或測控基站進行通信,查詢運行狀態,發出動作指令,完成運行維護管理;

          ③與中繼節點或測控基站進行通信,讀取測控基站測量數據,進行測量信息的管理;

          ④各種統計和查詢;

          ⑤數據維護。

          結語

          按上述設計方案研制成的系統,在智能樓宇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系統利用樓宇中廣泛存在的網絡接口,在總控室設置一臺中心主控計算機,在每一層設置一個中繼節點,它們之間通過網線互連,不需重新布線,大大節約了工程成本。另外,在每一樓層各個房間安裝一個測控基站,每層的測控基站只與同層的中繼節點聯系,實現了對每個房間的智能化管理。測控終端與中繼節點間通信速率為250 kbps,傳輸帶寬滿足大部分的日常測量、控制信息的通信要求;測控終端使用2節普通5號干電池供電,電量足夠一年使用,維護成本極低。

          對測控網絡系統的技術方案稍加修改,如中繼節點與中心計算機間使用GPRS無線通信,該測控網絡系統即可應用于野外無人值守測控系統,或者是電力計費、管理系統。無線測控網絡系統具有構建成本低、易維護、通信性能高等優點,在測控領域具備良好的應用前景。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喜德县| 虹口区| 谢通门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宁乡县| 平陆县| 西峡县| 石门县| 揭西县| 海南省| 宜宾市| 定安县| 庐江县| 海城市| 石泉县| 那坡县| 德清县| 本溪市| 罗定市| 基隆市| 巩义市| 吐鲁番市| 哈密市| 沁阳市| 雅安市| 瓮安县| 怀柔区| 鱼台县| 阆中市| 桦甸市| 九江县| 崇左市| 美姑县| 玉树县| 德令哈市| 墨竹工卡县| 吴忠市| 云阳县| 永德县| 诸城市| 南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