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應用于氣象監測裝置在輸電線路局部的設計

        應用于氣象監測裝置在輸電線路局部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1-11-23 來源:網絡 收藏

        2.4.2 環境溫度測量
        覆冰與溫度緊密相關,溫度的測量精度直接決定著覆冰預測的精度。本設計中溫度傳感器選三線制Pt100鉑電阻溫度傳感器,按照國際溫度標準ITS-90: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4682.htm


        其中,RPt為Pt100的電阻值,T為溫度。電阻信號必須轉換為直流電壓信號后才能進行A/D轉換。采用三線制熱電阻,是因為三線制可消除長線引起的附加電阻帶來的測量誤差。
        圖3為高精度溫度測量電路。熱電阻阻值必須轉換成電壓或電流信號才能輸入A/D電路。XTR103為BURR-BROWN公司生產的以Pt100熱敏電阻(或其他類型)為激勵、輸出4~20 mA直流電流的高靈敏度變送器。其內部集成的二階校正線性化電路能夠實現Pt100阻值到直流電流的線性轉換,廣泛工業過程控制、工廠自動化、SCADA等領域。精密電流/電壓轉換器RCV420實現直流電流到直流電壓的轉換。

        XTR103輸出電流信號IO與Pt100阻值RPt的函數關系為:


        其中,IO為輸出電流信號,在4~20 mA范圍內;RG為XTR103的量程電阻;Rz為基準電阻。考慮熱泵運行工況,要選擇合適的量程電阻和基準電阻,以設定合適的溫度測量范圍。選擇RG=150 Ω,Rz=80 Ω,由式(1)和(2)可以確定溫度測量范圍為-50.77~132.55℃,能夠滿足我國環境溫度測量范圍的要求。
        為了提高溫度測量精度,除了采用圖3所示的高精度信號轉換電路外,還必須解決以下兩個問題:
        ①鉑電阻的阻值一溫度特性校準。式(1)給出的是額定特性,實際的鉑電阻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分散性,因此必須校準每個鉑電阻的阻值-溫度特性。
        ②鉑電阻元件的熱滯后(thermal lag)問題。熱滯后問題由元件與環境的換熱熱阻以及元件自身的熱容共同引起。鉑電阻元件由鉑電阻絲和不銹鋼封裝外殼組成,在高溫應用中采用陶瓷封裝。由于鉑電阻絲非常細、質量小,可忽略其熱惰性。
        2.4.3 風速和風向測量
        風速的測量關鍵是要把風速參數轉換成能被A/D電路處理的電信號,由風速/風向傳感器來完成。本文選用風速/風向傳感器EA-V200,其風速測量范圍為0~50 m/s,輸出信號為抗干擾能力強的直流電流4~20 mA。此直流信號由A/D電路轉換為數字信號后再由VC33處理。
        風向測量由EA-V200給出8個開關量輸入來表示不同的風向。

        3 系統軟件設計
        設定Microcomputer/Bootloader為VC33的運行模式。運行前程序存放在存取速度較低的Flash中,系統復位后由固化在DSP芯片上的Bootloader把程序搬移到高速SRAM中全速運行。本文只簡單介紹軟件的功能。程序從結構上分為主程序和中斷服務程序兩部分。
        主程序包括:
        ①系統初始化程序。設置外部存儲器接口、串口、定時器、中斷、中斷向量表、鍵盤接口等參數,確定系統的運行模式。
        ②數據處理程序。把A/D轉換后的離散化數據轉化成實際的溫度、壓力、工質質量流量,剔除不良數據,采集數據的高頻噪聲濾波,最終得到反應系統實際工況的狀態量等。
        中斷服務程序包括:
        ①A/D采集程序。完成所有模擬量的12位采集。根據熱力傳感器的特點,采樣頻率每路均設為24 Hz。A/D采集程序占用VC33的INT0中斷。
        ②鍵盤掃描程序。當有按鍵動作時,讀取按鍵編碼。占用VC33的INT2中斷。
        ③控制量驅動程序。驅動數字輸出或模擬量輸出。由VC33的TIMER0的定時器中斷來提供這些控制驅動的周期。具體控制策略要根據具體的應用來確定。
        ④通信程序。實現LCD顯示、與PC通信的功能。占用VC33的定時器中斷。

        4 總 結
        基于DSP的局部氣象在線監測能夠分散安裝在輸電線路沿線桿塔上,實時測量氣象參數,包括環境溫度和濕度、大氣壓力、風速等。這些參數皆與輸電線路覆冰預測、脫冰跳躍、風舞及控制等緊密相關,可以向調度中心提供線路現場的詳細信息。本的設計涉及多學科內容,現總結設計中的一些經驗:
        ①根據輸電線路的實際運行工況選擇合適的傳感器或變送器。注意與數據采集系統配合,合理布置傳感器或變送器的數量和測點。
        ②VC33與外設的時序控制問題。對慢速的外部擴展設備,僅僅設計合適的訪問等待狀態是不夠的(如A/D芯片,其片選信號無效后數據總線的封鎖仍需相對較長一段時間),還必須仔細研究外設的訪問時序,設計相應的封鎖電路,以免造成總線沖突使得系統無法工作。
        ③系統的抗電磁干擾問題。基于VC33的系統是高速系統,電磁干擾問題尤其嚴重,特別對時鐘線要進行良好的屏蔽。對高頻信號線要注意傳輸線距離、匹配電阻設計、印制電路板布線形狀等問題。采用多層布線板對抗電磁干擾有益處,但成本會增加。
        基于DSP的輸電線路局部氣象在線監測充分發揮了“DSP+CPLD”體系的優點,能夠實現環境溫度、大氣壓力、濕度、風速和風向等參數的多通道采集、數據處理、自然災害預警等功能,對提高輸電線路乃至整個電網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山县| 嘉义县| 武清区| 五原县| 安平县| 乌兰察布市| 临猗县| 金门县| 鄢陵县| 广昌县| 荣昌县| 无棣县| 沽源县| 隆化县| 江孜县| 钟祥市| 昌黎县| 蒲江县| 赣榆县| 敦煌市| 沅陵县| 中山市| 于田县| 聊城市| 东城区| 郎溪县| 堆龙德庆县| 九寨沟县| 永济市| 淮南市| 江川县| 宜兰县| 大城县| 临泉县| 清新县| 莆田市| 抚远县| 清水河县| 文水县| 武邑县| 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