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接收機與頻譜分析儀的差異

        接收機與頻譜分析儀的差異

        作者: 時間:2012-07-02 來源:網絡 收藏

        在EMC測試設備選型時,常遇到這樣的問題:EMI與頻譜儀到底有何不同,為何EMI測試要選用?本文依據CISPR16-1(GB/T6113)和GJB152,對于的測試原理進行剖析,分析接收機與頻譜測試設備的選擇提供參考-符合標準的接收機是EMC合格評定測試的唯一選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3650.htm

        接收機和的原理差異

        是當前頻譜分析的主要工具,尤其是掃頻外差式是當今頻譜儀的主流,應用掃頻測量技術,通過掃頻信號源得到外差信號進行頻域動態分析。

        接收機是進行EMC測試的主要工具,以點頻法為基礎,應用本振調諧的原理測試相應頻點的電平值。接收機的掃描模式應當是以步進點頻調諧的方式得到的。

        a.基本原理圖

        根據工作原理,頻譜分析儀和接收機可分為模擬式和數字式兩大類。外差式分析是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接收和分析方法。下面就外差式頻譜分析儀與接收機之間的主要差別作一分析。

        從原理圖上看,頻譜儀與接收機類似,但是頻譜儀與接收機在以下幾方面差別較大:前端預選器;本振信號掃描;中頻濾波器;雜散信號和精度。

        00.gif

        b.輸入RF信號的前端處理

        接收機與頻譜儀在輸入端對信號進行的處理是不同的。

        頻譜儀的信號輸入端通常有一組較為簡單的低通濾波器,而接收機要采用對寬帶信號有較強的抗擾能力的預選器。通常包括一組固定帶通濾波器和一組跟蹤濾波器,完成對信號的預選。

        由于RF信號的諧波、交調和其它雜散信號的影響,造成頻譜儀和接收機測試誤差。相對于頻譜儀而言,接收機需要更高的精度,這要求在接收機的前端比普通頻譜儀多出一個預選器,提高選擇性。

        接收機的選擇性在GB/T6113(CISPR16)中有明確規定。

        c.本振信號的調節

        現在的EMC測量,人們不止要求能手動調諧搜索頻率點,也需要快速直觀觀察EUT的頻率電平特性。這就是要求本振信號既能測試規定的頻率點,也能夠在一定頻率范圍掃描。

        頻譜儀是通過掃頻信號源實現掃頻測量的。通常通過斜波或鋸齒波信號控制掃頻信號源,在預設的頻率跨度內掃描,獲得期望的混頻輸出信號。

        接收機的頻率掃描是步進的,離散的,是離散的點頻測試。接收機按照操作者預先設定的頻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阳县| 宿松县| 普定县| 抚宁县| 神池县| 文山县| 德安县| 化州市| 台北县| 芜湖市| 湘潭市| 麻栗坡县| 响水县| 上饶市| 江油市| 志丹县| 改则县| 新平| 子洲县| 吐鲁番市| 环江| 水城县| 仁寿县| 吉安县| 凌海市| 栾城县| 尼木县| 克东县| 荃湾区| 灵宝市| 磐安县| 内江市| 同江市| 龙山县| 清徐县| 章丘市| 炎陵县| 甘肃省| 阿勒泰市| 永春县| 中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