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的動靜渦旋端面摩擦溫度測試系統
4.1 軟件界面設計
軟件界面提供了采集系統的各項參數設定,包括采集通道沒置、采樣模式的設定、采樣點數目及采樣率設定、被測目標范圍設定、數據存儲的設定。在軟件界面中可實時觀測整個測試過程各個通道溫度的變化過程及平均溫度變化,同時實現對濾波頻率的控制,以及溫度的限制。測試結束后會給出采集數據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方便測試者現場快速得出測試結論,測試完成后可保存當前測試的所有原始數據,以便進行記錄和后期分析處理等。軟件界面如圖6所示。
4.2 軟件程序設計
數據采集程序的編寫利用NI-DAQmx模塊下的相關VI進行編程,實現動靜渦盤摩擦溫度信號的數據采集功能。首先使用DAQmx創建通道. vi創建熱電偶溫度傳感器的測試通道;其次用DAQmx定時.vi和DAQmx配置輸入緩沖區.vi分別對采樣頻率和緩沖區大進行設置;然后,在DAQmx開始任務.vi的觸發下,利用DAQmx讀取.vi對設置的4個輸入通道進行數據讀取,并在前面板顯示信號曲線;最后,利用DAQmx清除任務.vi清除任務。程序框圖如圖7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3047.htm
數據的存儲是將采集到的信號參數進行保存,以便做后續的分析處理。為了滿足不同數據的存儲格式和性能需求,LahVIEW提供了多種類型的文件存儲格式,比如,文本文件(txt)、二進制文件、數據記錄文件、基于文本的測量文件(LVM)、數據存儲文件(TDM)和TDMS文件等。本文選擇基于TDMS數據記錄文件(TDMS文件)進行數據的存儲,這是一種能實現高速數據記錄的二進制文件格式。啟用TDMS數據記錄后,NI-DAQ mx可將數據直接從設備緩沖區以流盤方式寫入硬盤。NI-DAQmx將原始數據寫入TDMS文件,提高了寫入速度并降低了對硬盤的影響。文件格式的特點是它能將動態數據按一定格式存儲在文本文件中,并且在數據前加上一些信息頭,例如采集時間等,可以由Excel等文本編輯器打開查看其內容。
5 測試結果及分析
系統設計完成后進行實試,4路溫度傳感器位于溫場的不同位置,在試驗臺運行5 min后進行數據采集,表1是端面摩擦溫度實驗的部分實測數據。從實測數據可以看出,隨著摩擦時間的增加溫度值隨之升高,最后趨于穩定;各被測點溫度偏差最大為0.5 ℃,整個溫場最大偏差為0.46 ℃,數據表明被測摩擦端面溫場的均勻性和穩定性較好。
6 結語
本文基于LahVIEW圖形化編程語言,實現了對動靜渦旋端面摩擦溫度信號采集系統的設計,整個系統實現了信號采集、信號調理、數據存儲、圖形顯示和波形回放等功能。無油潤滑渦旋壓縮機動靜渦旋端面摩擦溫度信號進行采集和存儲,對動力學特性分析、理論設計和提高其性能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比傳統的信號采集系統,基于LabVIEW的數據采集系統具有成本低廉,友好的人機界面,開發周期短,數據處理簡單方便以及便于維護等優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