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數據采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摘要:設計了一個基于ARM芯片的多路數據采集系統,可以實現對8路數據的采集,信號的采集方式可以是單路采集也可以是多路循環采集,控制信號可通過觸摸屏或上位機控制輸入,數據采集的結果以數字和圖形的方式在液晶屏上實時顯示。經軟硬件綜合調試,驗證了方案的可行性。
關鍵詞:數據采集;ARM;液晶顯示器;A/D轉換;STM32
0 引言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A/D數據采集是其中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A/D多路采集系統實現方案可以多種,通過對三種實現方案進行比較,最終采用STM32系列ARM芯片進行設計。STM32是基于ARM Cortex-M3內核的32位處理器,具有杰出的功耗控制以及眾多的外設,并具有極高的性價比,目前正逐漸搶占了電子領域原有的51、AVR的市場。本設計中采用STM32F103RBT6作為主控制器,該芯片配置豐富,便于今后的系統功能擴展。
1 方案比較與論證
為實現多路數據采集要求,提出如下三種設計方案:
(1)基于單片機的數據采集系統
本方案采用雙單片機的方法,即在數據采集的遠端、近端均采用單片機控制,遠端完成數據的采集、抽樣、發送;近端完成數據的接收、校驗、處理和顯示等,鍵盤控制數據顯示。在近端與遠端的通信中,采用RS 485差分方式接口,以提高通信速度與傳輸距離。該方案存在不足之處是:A/D接口和RS 485接口編程不方便,采集信號的頻率范圍和速率較低,實用性不大。
(2)基于CPLD的數據采集系統
采用CPLD對A/D芯片的采集控制,通過USB接口傳輸給上位機,優點是可以實現高的采集速率和采集精度,有著較大的實用性,但難點之處是CPLD對A/D模塊的控制,及單片機對USB的配置。
(3)基于ARM的數據采集系統
本方案主控器采用STM32系列的ARM芯片,方案如圖1所示。
此方案中A/D轉換器為ARM芯片內置,采集的方式、起始時間和持續時間由上位機通過RS 232口控制,數據通過USB接口傳輸至上位機保存。考慮到使用筆記本作為控制上位機時沒有232接口,使用USB轉232的電纜提供RS 232控制信息。
由于A/D芯片內置,芯片價格也便宜,電路設計較前面的簡單,且ARM自帶的A/D采集方式多樣,并可以通過配置ARM芯片內相應的寄存器就可以實現,因此實現簡便。考慮到后面的擴展需要和應用的廣泛與實用性,本設計采用此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