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結構緊湊的寬阻帶短路枝節(jié)超寬帶濾波器
摘要:文章基于短路枝節(jié)模型設計了一個通帶范圍為3.1~10.6 GHz的超寬帶濾波器。濾波器兩側的半波長傳輸線中集成低通單元以改善上阻帶特性,其余的半波長傳輸線用蜿蜒線替代以減小縱向尺寸,緩解了傳統(tǒng)短路枝節(jié)超寬帶濾波器寄生通帶過近和縱向尺寸偏大的問題。通過替代單元與半波長傳輸線在通帶內特性等效,設計過程大大簡化。濾波器的實測結果與仿真結果一致,在22.8GHz范圍內上阻帶抑制優(yōu)于20dB。
關鍵詞:超寬帶;帶通濾波器;短路枝節(jié)
0 引言
在超寬帶系統(tǒng)中,超寬帶濾波器對于濾除噪聲和帶外干擾信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傳統(tǒng)的濾波器理論適用于窄帶和中等帶寬(相對帶寬不超過20%)濾波器的設計,一般不能直接用來設計超寬帶濾波器。目前超寬帶濾波器的設計主要基于兩種方法:一種是基于多模諧振器,另一種基于高低通濾波器級聯。基于多模諧振器實現的超寬帶濾波器具有體積小、結構緊湊的優(yōu)點,但是濾波器通帶和阻帶的性能不容易控制,往往要通過對多模諧振器結構參數進行反復調試。通過高低通濾波器級聯實現的超寬帶濾波器性能容易控制,低通單元和高通單元的設計可以獨立進行。
短路枝節(jié)線帶通濾波器具有工作帶寬寬、結構簡單的優(yōu)點,通過增加短路枝節(jié)數目即可滿足高選擇性的需求,但是這種濾波器寄生通帶距離工作頻帶較近,而且結構不夠緊湊。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本文在傳統(tǒng)結構中引入了低通單元,并且使用蜿蜒線替代半波長傳輸線,設計了一個結構緊湊,同時上阻帶性能大大改善的超寬帶濾波器。
1 短路枝節(jié)帶通濾波器
短路枝節(jié)濾波器結構通常被用來設計高通濾波器和帶寬較寬的帶通濾波器,具有結構簡單的優(yōu)點。傳統(tǒng)的短路枝節(jié)濾波器中包含冗余傳輸線,采用不含冗余傳輸線的優(yōu)化結構,能夠用較少的短路枝節(jié)實現與傳統(tǒng)結構相同的濾波性能,且綜合出的傳輸線阻抗對應的微帶線寬易于實現。如圖1所示,若短路枝節(jié)電長度為θ,則連接短路枝節(jié)的傳輸線電長度為2θ。根據帶通濾波器的通帶范圍fl~fh確定fl對應的短路枝節(jié)電長度θl:
選擇既定的濾波函數后查表即可綜合出短路枝節(jié)線和連接它們的傳輸線段的阻抗值。利用式(2)求得圖1中各節(jié)傳輸線的阻抗值,列于表1。
Zi=Z0/yi
Zi,i+1=Z0/yi,i+1 (2)
其中yi,yi+1為濾波函數綜合出的原型參數。圖1中f0=(fl+fh)/2=6.85GHz為帶通濾波器的中心頻率,對應的短路枝節(jié)TL1~TL6電角度為90°,對應的傳輸線電角度為180°。
圖2是圖1中原型電路的S參數曲線。S21在2f0處達到極小,形成一個傳輸零點,使得上阻帶具有與下阻帶相當的帶外抑制特性;同時由于傳輸線的周期性,在2f0+fl~2f0+fh頻段內形成濾波器的寄生通帶,減小了上阻帶的抑制帶寬。為此在濾波器結構中加入低通單元以加強對上阻帶的抑制。同時由圖1可以看出,由于半波長傳輸線較長,濾波器結構不夠緊湊。為此使用蜿蜒線取代半波長傳輸線以得到更加緊湊的電路結構,減小電路尺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