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探測系統的電磁兼容性探討
3.3 結果
為防止探測系統的強電輔助部分對弱電探測部分通過共一個電源產生的干擾,而對這兩部分的供電采用了隔離措施。
當采取了上述改進措施后,在探測元件無輸入信號時,測量放大器的輸出信號示波圖如圖8所示。示波圖顯示放大器的輸出干擾信號峰—峰值為2.72mV,有了很大的改善。
圖8 加強電磁屏蔽后放大器的輸出信號示波圖
4 結語
由于我們對該探測系統,分系統和元器件的電磁兼容性分析預測不夠充分,采取的電磁兼容設計不夠完善,導致該探測系統初樣工作不正常。通過對其上的電磁干擾信號進行測量和分析,有針對性地采取了電磁兼容性措施后,保證了該探測系統正樣的正常工作。但是,卻花費了我們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也浪費了不少經費。其教訓是非常深刻的,同時也讓我們對電磁兼容性工作更加重視。
綜上所述,我們對干擾源采取了如下電磁兼容性措施:
1)加裝功率因數校正環節,抑制由于工頻電流波形的畸變而產生的大量諧波在電源線上傳導發射;
2)輔助部分的驅動電源采用電流過零時變化率較小的電源,比如線性純正弦波電源;
3)為防止探測系統的強電部分對弱電探測部分通過共一個電源產生的干擾,對這兩部分的供電增加隔離措施。
對干擾傳播路徑采取了如下電磁兼容性措施:
1)在供電進線處安裝開關電源濾波器;
2)加強電磁屏蔽,以防空間的電磁場輻射耦合到該探測系統中,并注意電磁屏蔽的完整性和良好的接地措施;
3)對該探測系統的接地進行了改進設計,特別注意了低電平電路、信號檢測電路、傳感器輸入電路和前級放大電路的接地設計。
為了提高電氣設備的電磁兼容性能,必須從開始設計時就給予足夠的重視。要充分分析電氣設備可能存在的電磁干擾源及性質,電磁干擾可能傳播的路徑及易接收電磁干擾的電磁敏感電路和器件。從而在設計時采取相應對策,這樣可以部分消除可能出現的電磁干擾,減輕調試工作的壓力。在調試工作中,針對具體出現的電磁干擾,從接收電磁干擾的電路和元器件的表現,分析出電磁干擾源所在及電磁干擾可能傳播的路徑,再采取合適的解決辦法。而從源頭抓起,往往是最根本的方法。
評論